周浩还忘了一个重要的官职:史官。
这可是记录古代王侯将相,天子大臣的言行语录的。要是不想要&lso;青史留名&rso;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做的太过分了。
说到士大夫不好惹。就不得不说最近的清朝有名的雍正了,要不是现代的电视剧拍得多了,让大家有了解这个人的欲望,估计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杀兄拭弟,皇位来路不正的一个皇帝。
这可是封建集权到达顶峰的一个朝代,史官屈服了皇帝的威严,随意的篡改史实,就这关于他的流言蜚语还是停不下来。不就是因为他得罪了读书人。这个群体的人代表的就是整个封建皇朝的另一股力量。
更别提,唐之前的朝代,那时宁死都不愿意改变史书的记载。
难道以前的皇帝不知道杀了这个史官就可以了嘛!当然知道,但是问题在于的是杀了一个,还有一批史官等着呢!人是杀不尽的,而历史还是会被真实记录下来的。
更何况还有一些人就是以当个名垂青史的人物呢!
扯远了!总之周浩对于自己经历的这个朝代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皇帝的权利没有像他想象的那么大。有限制才有发展。
总之不仅县官的权利和责任让周浩感到沉重,原来在朝廷了还有那么一句话说明了当个好县令的重要性,那就是不当的两任县官,当不得一任宰相。虽然说只是一个流传较广的留言,但是看着朝堂之上相比之下,最受重视的就是那些个当了县官的,而近来上任的宰相哪个不是当了至少两任县令的官员。
于是不知道是这个留言在前,还是总结出这个规律之后流传出来的,看着大家这么信服的样子,也能够清楚的知道这里面确实是有一定的让人信服的东西。
周浩也没有光闲着看看文件,想要知道这里的实际情况还是要自己亲自走一遭为好。正好趁着丁兄还在这里,要是没他支撑着,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熟练的出力政务,到周围去看看。
这样的想法很好,可惜还没有实行,周浩就先遇到了麻烦事。
也不好这样说,但是对于律法问题还真不太清楚的他,还真的有些怕了这个案子。
毕竟在还有没做足准备的时候,周浩还真怕自己误判。但是这个时候想走也是不可能的。怎么说自己现在也是这一方县令,又怎么好有逃避的心思呢!
只是这个案子周浩还是想要拜托丁广深帮自己审。他在一旁学习。
不过丁广深没有同意,他觉得这正是一个机会。自己在一旁看着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而周浩也可以很快的适应审理案件的流程。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周浩对这个县令有排斥。
摇了摇头,丁广深没有深想。怎么可能,周弟看起来明明是一个想要为百姓做些什么的人。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心思的。
他哪里清楚,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心思,才觉得一个县令的官职就是个很大的重担了,虽然没有感觉,但是心里也已经不知不自觉的有些许抗拒了。要不然像这种情况他的想法就应该完全不一样了。
不过正因为丁广深的不同意,才把周浩的这种不自觉就有的心态给拉正回来了:&ldo;周弟,你现在才是建安县的县官大人,我可不是。&rdo;
态度已经很清楚的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周浩也没有别的办法,想想这一天早晚都要面对的,今个还好有人帮着撑场子,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要不怎么说周浩的态度有些问题呢!一开始就过早的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不断给科研人员提供机会的商人。也没觉得自己有当县令的本事,毕竟自家事情自家最清楚了,他就一直是个升斗小民的心态,可没有当官的心思。
可惜的是风头已经出了,其他的一切也由不得自己了。于是才这样走马上任,要是没有其他的情况,估计他会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产生更多的动力,以后成不成为一个好县令难说,但是最基本的东西会处理那是肯定的。
哪像现在,把所有的事情在心里就心安理得的交给二哥了,于是之前在南安县的时候从来没有紧迫感,现在事到临头了这么着急。
难说周通是不是清楚了小弟的意思,知道光说不行。人来是来了,却事事都以周浩为先,用他的话说,他才是县令,当然要以他事事为先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周浩是赶鸭子上架了。
不说他当县令,就是审案也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啊!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是除夕夜!先在这里祝大家新年快乐了!狗年旺旺旺!
第71章
不过不管多紧张,至少样子上看不出来。
&ldo;堂下何人?&rdo;还没等到周浩想着自己该说什么话来开场的时候,身边的余师爷就先一步开口说话了。
虽然周浩并没有权利被冒犯的感觉,但是周浩也清楚余师爷可不是这么不知轻重只管表现的人啊!周浩偷偷看了眼他的脸色,正常。看来还没到自己开口的时候。
&ldo;大人!草民叫柳大,因这天寒地冻的就想着要卖些柴火来挣些钱,哪想到被这个恶棍给盯上了,往日里总是要拿走半捆木材也就罢了!今天竟然变本加厉的想要今个带来的所有木材,这个是草民和几个弟弟一起上山辛辛苦苦捡来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