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太监往事亦水寒原著 > 第59章(第1页)

第59章(第1页)

老皇上捉摸定了,就找高力士来商议,他说:&ldo;朕已经十年不出长安了,天下也挺太平的,朕欲高居无为,将天下事交给李林甫,你看如何?&rdo;

高力士一惊,对李林甫这个人,他不是没有看法,而且,看法还不小,此人和往届宰相完全不同,往届宰相如姚崇、宋璟、张说、萧嵩、张九龄等虽说也有贪污腐化现象,但对工作都是兢兢业业,在职期间都还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可李林甫不是,此人对工作是一塌糊涂,朋党遍地,买卖官职、打压同僚无恶不作,而且不怎么识字,小学一年级开学的水平,全仗着对皇帝阿谀奉承才横行无忌,可以说,全天下,除了唐玄宗之外,没人信任他,因此高力士沉思片刻,道:&ldo;天子执政,古之常制,虽然现如今府库充盈,但一旦发生什么事儿,这些积蓄恐怕还不够支撑几个月的,况且天子之柄怎可假旁人之手?&rdo;

高力士这些年来虽然享尽荣华,奢靡日久,但对帝国的责任感还是有的,毕竟是唐帝国给了他这些荣耀,对帝国的责任,也就是对玄宗的责任,所以此刻他不得不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完了,他就看唐玄宗的脸色,就见此公脸色完全是晴转阴,面露不快,眼瞅着要发脾气,高力士可不比张九龄和宋璟,要是这二位还在,准保要死谏到底,身受刀斧也认了,可高力士是个宦官,因人而贵,没受过什么忠心报国的义务教育,宦官一辈子图个什么?要不是和李老三感情深,换个人,他就不言语了。此时他见皇帝脸色难看,他是心头狂跳,自己这三十多年是怎么过来的?平日里不是赔了多少小心才得来了今日的成果,容易么?一瞬间,王毛仲的结局呈现在眼前,姓王的自幼陪王伴驾,一朝获罪,身死名灭,想到这儿,高力士猛然觉得李隆基是如此的可怕,他不由得双膝一软,&ldo;嗵&rdo;一下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口称罪过:&ldo;刚才奴才心实狂易,语谬当死!&rdo;

李隆基本要发作,见高力士忽然知错,心便软了,道:&ldo;罢了,朕不罪汝,来呀,赐酒与高将军压惊。&rdo;言罢,转身而去,高力士自此对李隆基如何用人,再不敢多插一言。

他,是个很明白自己定位的人。

几年后,李林甫病故,接替他位置的,是比他更荒淫的杨国忠,杨国忠本是个无赖,仗着杨玉环作了宰相,他对国家大事的把握,比李林甫还不如,李林甫再不济,也是宗室出身,虽说凡事处理的一塌糊涂,但也还算努力的照葫芦画瓢,杨国忠乃市井之徒,对朝廷制度一概不知,干起事儿来完全是狗上嚼子‐‐胡勒。他的破坏力,比李林甫可大多了,没多久,朝纲乌烟瘴气,许多制度都遭废弛,各州县管理是乱七八糟,几度兴兵南昭,全部失败,前后数十万将士丧命,令天下人无不谩骂,只瞒着那位半退休的李皇帝。

这一切,高力士不是不知道,但他不敢说,伴君如伴虎,生死全在君王一念间,他怕,他怕失去今日的一切,杨国忠没什么了不起,但杨玉环,是万万开罪不得的。

就这么过吧,过了知天命之年的高力士自言自语,谁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年呢?

日子走得飞快,眨眼间,到了天宝十四年。

开门见山地说,天宝十四年出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了,河北全境宣告独立,范阳大军直逼长安,这也就是所谓的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说到这里,咱们回到这一章最开始时,曾提出那个问题:唐朝究竟是否亡于宦官干政?大家看一条逻辑链,唐亡,首先是由于唐衰,衰久了它自然会亡,而唐衰的初始原因又是什么呢?当然是安史之乱。

那么安史之乱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有以下几个原因:

1、募兵制取代府兵制;

唐初,以府兵制为主,不管这个府兵制是否贯彻到底,总之,唐政府的公开兵制就是府兵制,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唐玄宗前期,韦皇后乱政时,还曾经征了几万府兵保护京师呢,但随着经济发展,两极分化不可避免,大规模的兼并土地开始了,农民们一面要服徭役,一面要服兵役,一面要交税,而所能耕种的土地却不断减少,地主豪强为了逃税,想方设法把自己的田亩平摊到农民身上,极大的加重了农民负担,最后,出现了逃亡,也就是&ldo;流民&rdo;,可如果这些个流民总是全国流窜,国家则肯定不太平,为了大量平复社会不稳定因素,唐政府宣布,流民可以当兵,且为职业军人,装备给养国家给,还能全家不缴税,这样一来,亦兵亦农的府兵,就变成了国家招募的募兵,而原来的府兵制,却由于土地兼并的加剧而名存实亡(农民没土地就没钱,没钱就制备不起装备,而府兵向来是自带装备的)。

募兵制实施以后,在全国以至边境地区迅速推广,唐朝边境大吏迅速拓展兵员,培植了大量地区性军队,这些军队由于是职业军人,不承担徭役税收,而且打了胜仗还能分钱分地,所以打仗十分卖命,且经常是本地人为军队主体,山头气息十分浓厚,逐渐的,造成了只知边将,不知朝廷的局面,致使边将有了坐大的可能性。

2、胡人治军;

在募兵制代替府兵制以后,李林甫执政时,倡导&ldo;胡人治军&rdo;,也是安史之乱的一个辅助原因之一。李林甫这人不怎么识字,全靠拍马屁上台,上台后他就琢磨,我虽不太识字,但其他人都识字,万一哪天有个识字的见识比我高,把我挤下去怎办?再说,唐朝的宰相,有不少都是边廷大将出身,而玄宗开元年间恰恰又是边关大吏屡立战功时代,这些人能力都很强,若是与我争权,如何是好?最后他想了个主意,胡人,也就是少数民族将领,基本上都不咋识字,和他李林甫一样,是群白字先生,这群白字大仙如果做了边关将领,那不就没机会和他李林甫争权了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