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买了二十年彩票,也只中了两块钱公车费,却有朝一日突然得了五百万,作何感触?
头昏是一定的。
仇士良,也终于迎来了令他头昏的那天,太和九年,文宗下旨,升仇世良为左神策军中尉兼左街功德使,功德使,专管道士和尚尼姑的,仇老阉人忽悠一下,水鸭子变凤凰,由管动物的,变成了管人的,而且是士兵、僧侣全都管,把他乐得,恨不得高叫一声:&ldo;王守澄,我来了!&rdo;
王守澄当然知道仇世良来了,他是干着急没办法,一来老仇是奉旨任职,名正言顺,二来,人家现在是左军中尉,你怎么着?不服?想打?打就打呗,实在不行,人家把左大街上的和尚尼姑也发动起来,和你干到底。
王守澄心里这难受,想找个人商量,找不到,他最亲密的战友梁守谦早在太和元年就病故了,老王日思夜想,没个招数,仇世良可不闲着,一上任,便大把花钱,拉帮结派笼络人心,时间没多久,把拥护王守澄的右军将校,给收买了无数,果然是流氓大佬,出手不凡,王守澄有心废帝,晚了,文宗有仇世良保着,安全得很,没多久,底气十足的文宗下令,王守澄回家养老,别管军队了。
王守澄折腾这么多年,靠的就是这点儿兵权,不管军队?以后吃什么?不行!
他有心不听,却处处受到仇世良的挟制,他想造反,手下人却没几个跟他的,王守澄终于明白,末日到了。
不久,文宗命人软禁了王守澄,王宦官叫天不灵叫地不应,昔日朋党,都做了仇世良的鹰犬,再也无人替他出头,没了靠山的王守澄一瞬间变得好可怜,让人难以置信,这就是当初曾杀帝、废帝、立帝的一时权阉。
没什么顾虑了,文宗想。
他一点手,叫来一身边人,耳语几句,那人去了。
夜晚,门一开,一个人闪进来,灯光下的王守澄面如死灰,那人道:&ldo;王公公,皇上命小人特来赐酒。&rdo;
王守澄的眼睛突然瞪得很大,赐酒?!不会,不会,这种命运断不会降临在我王守澄头上,我是王守澄,是王守澄!
容不得他多想,那人身后又跳出数人,将他死死按住,一杯冰凉的苦酒顺着喉咙灌下,王公公挣扎片刻,再无生息。
&ldo;死了?&rdo;李昂仿佛刚知道似的,随即叹口气:&ldo;守澄对朕有拥立之功,突然暴病而亡,朕实不忍闻,赠扬州大都督吧,但发丧就不必了。&rdo;顿了一下,又道:&ldo;守澄的弟弟守涓现在何处?&rdo;
&ldo;回陛下,现正在徐州监军。&rdo;
&ldo;朕早接到弹劾,王守涓监军徐州,轻慢将士,动摇军心,特招回长安问询。&rdo;
&ldo;是。&rdo;
传旨的走了,李昂一挥手,李训等走出,文宗低声道:&ldo;速派人于路上截住守涓,务必除之。&rdo;
王守澄的家族,算是宦官世家,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王守琦,一个叫王守涓,全是干兄弟,怎么全是干的呢?所谓宦官世家,不见得就是某个家族里一定要出几个当宦官的,而是几个小宦官拜同一个老宦官为父,而结成兄弟,这也算宦官家族,比如王守澄,他的义父是一个叫王意通的老宦官,王守琦、王守涓,都拜这个老家伙为父,那么他们三个就是兄弟,这三个姓王的,就组成了一个家族,那么他们有没有后呢?同样道理,再收义子嘛,因此,宦官死后,他的墓碑上,一样写着儿子都有哪些个,叫什么名字,但是很可能,都是义子。
闲话不多说,文宗派人杀了王守涓,王氏一门,算是毁了,不是还有王守琦么?此人混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个九品小阉,所以文宗根本不拿他当回事,也只有他,得了个善终,写到此处不由得想起老子说的&ldo;牙齿硬,都掉了,舌头软,还留着&rdo;的道理,倒也有些感慨。
杀完王氏兄弟,李训马不停蹄,开始锁定下一个目标,他当初和文宗说的很清楚:先杀宦官,再收河湟,后定河北,现在杀宦官才走完第一步,接下来该做什么呢?李训决定,除掉郑注。
成功杀死王守澄,给了李训很大的鼓舞,从而使他认为,自己的本事,已经足可定乾坤了,一山容不得二虎,既然场面上自己能搞定,何必多一个郑注呢?当初之所以拉郑注,最主要的目的,是稳住这个人,因为李训很清楚,郑注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如果自己投靠了文宗而不拉上他,他肯定会告密,所以李训才把郑注也拉下水,如今王宦官也死了,仇士良又是自己推荐的,还拉着郑注做甚?留着他,将来与我争宠乎?
但也不能杀了郑注,毕竟王守澄刚除,大家表面上,还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突然下黑手,皇帝岂能饶恕?如何是好?李训陷入沉思。
某日,李训面见文宗,脸色,很凝重。
文宗问:怎么了?
李训说:宦官还没有尽除,王守澄虽死,神策军却依然在宦官手中,以前启用仇士良是为了杀王守澄,如今姓王的除了,该轮到姓仇的了。
文宗半天没说话,他对仇士良的印象,还没那么坏,杀王守澄,他到底是出过力的,这么快就过河拆桥?身为皇帝,不得不顾及信誉,他有些犹豫。
李训看出来了,对皇帝此时的态度,他早有预料,便道:就算此时不杀仇士良,我们也要做好杀他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