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手足无措,突然报事的说李公公到!
李鸿章心里咯噔一下,坏了,准是问罪的来了,快请。他满头大汗,忙不迭的斟茶倒水,七上八下。
就见李莲英满面笑容进来,一扬手,帽子落在桌上,同时笑道:老佛爷说了,李中堂日理万机,不能耽误他时间,奴才我便给您送来了!
李鸿章感激得是无可无不可,拉着李莲英的手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最后大恩不言谢,一点手唤来个手下,去账房支纹银两千两答谢李公公。
对慈禧好,对后宫好,对大臣好,对光绪也不差。
光绪和慈禧之间矛盾很深,一个要权,一个不给,最后要权的拉上维新派,还想发动政变,却被不给权的那位杀了个干净,还将皇帝也囚禁了。
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扶清灭洋,乱七八糟,慈老太太废物至极,竟令清军与义和团攻击各国使馆,还说这是宣战,却又打不让打,退不让退,边打还令人边送吃的给使馆,真是怪哉,慈禧谈起她这段匪夷所思的决策时,道:我本打定主意,不与洋人撕破脸,他却欺负我太狠,我便动气,让义和团闹,但又想着留余地,若不留余地,岂有使馆打不下来的道理?
一派胡言,一来宣战怎能打使馆?二来打都打了,还有什么余地可谈?这慈老太太对国际大事一概不懂,对己方实力稀里糊涂,混蛋加三斤。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逃往山西。
逃和逃可不一样,当兵的落荒而去,那叫逃,慈禧太后尥蹶子走了,那叫移驾,离开北京的时候破马张飞,一到了山西便还阳,排场做足,按照施耐庵的话叫&ldo;装煞臭幺&rdo;,太后&ldo;臭幺&rdo;了,底下人自然也香不起来,太监们轮番向地方官索取好处,给得少了,便向慈禧说坏话,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最能闹的就是李莲英,别看他对大臣不错,那也分是谁,到了山西地面,对地方官就是两码事,要想在太后面前过得顺当,先要打发的就是这位李莲英,几十两银子是撼不动他的,至少一百两。
八国联军走了,李太监也赚肥了,揣足了银子,随着慈禧起驾回京,一路上高高兴兴,就到了保定。
保定好地方,慈禧打算睡一夜再走,被褥自然奢华,暖暖和和,老太太睡得美,可就根本没管那位和她作对的皇帝。
太后不管皇帝,其他人也懒得管,太监宫女各自睡去,便只剩了光绪一个独守青灯。
光绪怎么不睡呢?
没法睡。
当时正是冬季,居然无人为他准备被褥,世态炎凉也。
李莲英自慈禧处出来,便例行公事的去各房查查,走到光绪这儿一瞧,天啊,皇帝竟如此凄惨!他虽然贪财,他虽然惯于见风使舵,此时也动了恻隐之心,毕竟是一国之君,君王自有君王的做派,怎能这般欺凌?
李莲英三步并两步回房,抱起自己的被褥直奔光绪处,铺好后是放声痛哭,跪倒在地请罪,口称该死,光绪也涕泪横流,道:没有你,我便死了。
事实上对于光绪与慈禧争权之事,李莲英一直保持中立,当初杀六君子时,李莲英是不置可否的,他一直有个担心,光绪年轻,慈禧年迈,一旦有一日太后亡故,他可不希望光绪找他算账。
他的这种谨慎心态,也表现在其他政治场合中,比如当初北洋海军新建,醇亲王视察,李莲英陪同,整个视察过程中,李太监一直很老实,一句话都不说,还频频给醇亲王点烟,当时多少军官想巴结他,他一概不见,正因为他这种谨慎,所以后来有大臣弹劾他干预政事,慈禧一律不听。
1908年11月5日,这个日子对李莲英来说,是个黑色日期,对整个中国而言,则是一个转机时刻,慈禧太后死了。
慈禧死了,小李子的好日子算是到头,虽说隆裕皇后对他还不错,但终究差着那么一层,而且,隆裕有自己喜欢的太监‐‐小德张。
小德张,名叫张祥斋,河北河间府静海县人,这静海是贫困县,盛产太监,没活路的,都自动自觉地给自己那么一刀,然后等着审批入宫,当然,审批不过关的大把,也只有自认倒霉。
小德张家里也是揭不开锅,过年去给亲戚拜年都受人冷眼,实在穷狠了,心里气得慌,12岁那年一咬牙,自己拿把镰刀,咔嚓那么一下,血流如注,神功大成,躺在床上昏迷六天,之后成为太监候补。
怎么太监也要候补?
当然了,皇宫里的太监是有数的,清朝历代君主严格遵守祖制,为防止阉祸对太监数量控制较严,新太监上岗,必须要等老太监死后或退休方可,所以提前把自己阉了的,就只有等着,什么时候有老阉人完蛋,什么时候补上。
小德张这一候,竟候了三年,他自宫的时候是光绪十四年,等到入宫的时候,已经是光绪十七年,一入宫他才发现,敢情当太监特不容易。
端茶倒水伺候人不说,还要学会察言观色,一不小心一个错儿,可能脑袋就搬家,不但如此,饭都吃不饱,老太监吃过了,才轮到小太监吃,且吃得都是剩饭,根本糊弄不了肚子,光这些还不算完,还得挨打,小德张的上司太监叫&ldo;哈哈李&rdo;,是个变态,喜欢打人,天天戒尺不离手,逮谁打谁,小德张被他打了一年,打得那个热闹,浑身青紫,满头是包,大包摞小包,小包跨中包,中包傍大包,最后被哈哈李一脚给揣到升平署(宫廷戏班子)去了,让他学唱戏,其实呢,就是变着法儿的虐待他,打算让他在戏班里吃更多的苦,什么原因促使哈哈李这么做呢?基本没有原因,他就这脾气,世上什么人都有,您也别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