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城邦暴力团TXT > 第186章(第1页)

第186章(第1页)

罗先生怎么说

说浮世绘养眼

罗先生说得好

那么东西可带来了〗

过了这五行,左边‐‐也就是对折的另一空白页上‐‐又是龙芳的笔迹:〖此为周氏亲笔注记之应答暗语,应系周氏抵东京后转赴东宝摄影栅参观该厂自行研发之油压摄影机组当日(九月廿八),曾与罗某一晤,志之备忘也。余访此书于东宝道具部图籍组,登录者告余:此书曾于是日出借外宾传阅赏目。应似周氏偷晤罗某时随手匆记,文中刻意抹去&ldo;民国大使馆&rdo;字样,应似祛疑避嫌之故,以免同行团员之监控告发也。至若&ldo;东西可带来了&rdo;之语,既可作暗语看,亦可侧证周氏十月七日之行动似非&ldo;投诚&rdo;而实另有所图。以余所见:此案若得揭露,或可窥求罗某背后复有主使者,则非仅周氏之明暗可白,罗某坠楼之谜亦解矣。〗然而,除了这本《肉笔浮世绘》上潦糙的几行可能出自&ldo;周鸿庆&rdo;之手的备忘之外,龙芳似乎并没有其他的收获,是以才会在最后以寥寥数语作结,感叹道:〖如无进一步证据,只能将本事徒托空言,摄制成一部电影;使十目所视,各自会心,或可迫使彼一幕后黑手狰狞出面欤?〗从龙芳所记者研判,无论他是从&ldo;太子爷&rdo;或李绶武方面得知驹正春曾与&ldo;周鸿庆&rdo;接过头,而尝试与驹正春联络,才写下了他的住址‐‐电话号码。然而他们缘悭一面‐‐即使见了面,较之从富田利明口中所知者,也未必能更有什么斩获。是以龙芳才会想要借一个看似虚构的《东京红杏》故事,将《肉笔浮世绘》折页中&ldo;周鸿庆&rdo;亲笔留下的备忘细节,摄制成电影情节的一部分,以迫使那&ldo;背后的主使者&rdo;&ldo;狰狞出面&rdo;。可是在另一方面,龙芳于不得已中断调查之后,并未将《肉笔浮世绘》携回,反而还藏于东宝公司的图籍仓库之中,极可能是他已经警觉到:把书带回台湾,非但是个无力的孤证,反而行怀璧其罪之虞。只可憾他如此谨慎将事,仍不免粉身碎骨于万丈晴空了。

我掩卷长思,竟然想不起龙芳的面容,倒是《东京红杏》的梗概却逐渐清晰起来‐‐

※※※

高阳的残稿写到这里,正好是那张稿纸的最后一行。我应该有嗒然若失之感才对‐‐仿佛追逐着某一标的,那标的却始终在数步开外,若即若离,及至最终扑身攫揽,怀中却空无一物了。不过,我并没有一丁点儿惆怅,因为我自己才会须是完成这份残稿的人。

46理想的读者

如果径以高阳残稿之可疑可究者加以钻研对比,则接下来我应该立即为这一叠&ldo;随手&rdo;文字中几处有头无尾的线索作一番拾遗补阙的工夫。

先从一个小问题说起。残稿中提及哥老会首洪达展曾于一九五五到五八年之间设局用计,将化名&ldo;周鸿庆&rdo;的莫人杰送入&ldo;敌后&rdo;。高阳则仅借魏三爷之口声称:&ldo;这一节,在《上海小刀会沿革及洪门旁行秘本之研究》中也记之甚详。&rdo;并有&ldo;细读一回那陈秀美书前题记便了&rdo;之语一笔带过,而未暇道其究竟。

在那一列走走停停、似乎永远也不可能抵达目的地的火车上,我遂从书袋底部抽出这本上千页的大书,翻开前次浏览时根本未曾注意的题记。或许由于本书篇幅原就极长,题记也相当繁琐冗赘,除了包括类似一般工具书、教科书等著作之基于方便查考而订有凡例之外,还有几行感谢辞,不外是&ldo;若无某某之鼎力协助,则本文殆无法顺利出版问世……&rdo;诸如此类的陈腔滥调。然而,这篇题记的最后三行让我眸眼一亮‐‐

此外,笔者更十分感激佑洪文化基金会驻香港分会的莫人杰先生所提供有关哥老会晚近发展的秘密史料。遗憾的是莫先生于十年前身陷大陆,生死未卜,笔者无法当面致意,仅此敬申谢悃。

乍读这三行文字,辞意俱无不妥。可是深玩细诘,却疑窦丛生。第一,&ldo;佑洪&rdo;早经覆案、可知为哥老会世袭首领厕身&ldo;老头子&rdo;特务系统之代号,岂能明目张胆以之成立什么文化基金会?第二,莫人杰这个名字从一九四五年借尸诈死之后便消失在人世之间,岂能于近二十年后复以本尊姓字向老漕帮&ldo;帮朋大老&rdo;之门徒提供哥老会的秘史?第三,从陈秀美这部著作之出版于一九六七年一月算起,倒推十年,则陈秀美应该尚未开始攻读其硕士学位,而莫人杰既已&ldo;身陷大陆&rdo;,又如何能未卜先知,且通过海峡两岸的封锁隔阂,使陈秀美得其晚近哥老会秘史之奥援呢?

然而,这三行彼此牾格的文字并没有困扰我太久,我立刻想起同样记载于残稿之中、出自龙芳亲笔的&ldo;使十目所视,各自会心,或可迫使幕后黑手狰狞出面&rdo;这几句话。显然,龙芳当年执意要将一部在高阳看来&ldo;写得糟透了&rdo;的故事拍成一部中日合作、耗资巨万的电影,以及陈秀美会在一部堪称体大思精、学术严谨的著述小题记感谢一个从来没能也不可能提供她任何史料的人,其用意是一样的: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有一个&ldo;理想的读者&rdo;。这个&ldo;理想的读者&rdo;能够透过残破散碎的文本,完全了解作品的意义,且基于这份了解而诉诸某种符合作者所预期的行动。龙芳和陈秀美所要做的正是去勾逗、触犯甚至挑衅这个&ldo;理想的读者&rdo;‐‐让我们暂且保留对此一语词的记忆。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凭着些许残存的印象,终于在《上海小刀会沿革及洪门旁行秘本之研究》中找到魏三爷所谓&ldo;记之甚详&rdo;的四个段落,它们分别散见于此书的&ldo;统领门&rdo;、&ldo;组织门&rdo;、&ldo;谍报门&rdo;、&ldo;医药门&rdo;等四个相去各有数十百页的章节,每段虽各有上下文,且只寥寥数语,然而抽离重组却可以串成一个首尾俱全的完整叙述‐‐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哥老会洪达展获释,旋赴南京请命,奉准接掌&ldo;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rdo;,并广泛吸收爱国青年,特许各成员保留原有帮籍身份加入协会,互称同志,戮力反共大业。(以上见&ldo;统领门&rdo;)

一九五一年三月,&ldo;新社会&rdo;同志施品才、康用才因奉极峰密令处分&ldo;上元专案&rdo;善后事宜圆满周洽,擢聘主持保密局海外前进基地督察室。该单位由哥老会洪达展直接掌握,独立作业,不受机要室资料组节度,为小刀会首创以来帮会分子管领情治作业的最高层级。(以上见&ldo;组织门&rdo;)

一九五六年九月,海外督导室简派前&ldo;新社会&rdo;同志罗德强赴香港前进基地,以&ldo;政府已侦知共驻港办事处主任连贯与莫人杰过从之事&rdo;向莫氏示警,促其尽速离港,暂赴内地藏匿。(以上见&ldo;谍报门&rdo;)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罗德强自行前往&ldo;河洛汉方针灸医院&rdo;展开侦搜,其行动过程出现重大瑕疵,并且擅自泄露任务机密,督察室当即施以制裁。(以上见&ldo;医药门&rdo;)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