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福祥早已习惯亲娘的厌恶,倒是有点麻木。此刻他挡在柴门前据理力争:&ldo;娘的好意……我已经知道。秋收之前三贯钱我们会凑齐,但是这车东西现在不能给你。&rdo;
&ldo;四弟,也不是二哥逼你。别的事好办,这事真不能由着你们一家。要新建族学,盖房子、添置桌椅板凳、从县里请夫子,这大大小小的事哪一项不得用钱。如果人人都像你们这般,卡在最后凑上,怕是等寒冬腊月过年,族学也办不起来。&rdo;
李氏见丈夫不再做声,上前一步笑道:&ldo;二哥可别臊我们一家,这么些年沈家族里大大小小的事,我们哪件怠慢过。不是我自夸,去年年底我们砸锅卖铁,不也把娘要吃的燕窝给买来了。&rdo;
沈福海扶额:&ldo;四弟妹,不是我说你。一个妇道人家,爷们说话还是少插嘴。&rdo;
宜悠从后面戳戳爹的腰,沈福祥愣下接上话:&ldo;二哥,就像芸娘说的。都这么多年了,你还信不过弟弟。不出俩月,这钱我必会凑齐,不会耽误你的功夫。&rdo;
宜悠默默合计下,一个月大小十八次集。每集卖包子,往少了算也能净落一百文,俩月能赚三千六百钱。凑齐三贯钱,实在绰绰有余。
&ldo;四弟,这不是二哥一个人信不信得过的事。族里等着用钱,娘就盼着族学早日建起来。罢了,我这也说不动你,让娘来跟你说。&rdo;
说完沈福海转身就要走,看那架势,似乎要请老太太移驾他们家小院。
&ldo;爹、娘,哪有让长辈过来的道理。趁着还没坐下,咱们顺便去给奶奶请个安好了。&rdo;
被她一提醒,李氏和沈福祥瞬间反应过来。长生虽然有些不愿意,但事情是姐姐提的,他也只是撅着嘴抱住姐姐大腿,并未像其它时候那样拧巴着淘气。
李氏笑道:&ldo;这正好,跟二哥顺路过去。&rdo;
沈福祥麻利的锁上门,揪揪门栓,再三确认牢固后若有所思的朝自家二哥看去。
宜悠捂住嘴,这别有意味的一眼,直接可以理解为防贼。眼角余光看到趴在柴堆旁的邻居小孩,她忙打打招呼。
&ldo;顺子,二丫姐一家得出去。你没事帮忙看着点院子。&rdo;
掏掏布袋,她拿出一块饴糖。过年时她嫌弃脏,分下来并没有吃。今天赶集带去,本准备哄长生用。没曾想买了切糕没用着,这当口刚好派上用场。
&ldo;来,这个给你。有什么陌生人接近,你远远地看着,记下来告诉二丫姐。&rdo;
顺子接过来点点头:&ldo;二丫姐,我一定看好!&rdo;
连番出师不利,沈福海气闷,如今他再傻也知道这一家是针对谁。作为沈家嫡长子,铁板钉钉的下一届族长,从记事起他就一直是众星捧月的存在。
&ldo;四弟这是做什么,乡里乡亲的还防着。&rdo;
宜悠揶揄的笑道:&ldo;二伯,侄女就是顺口一提,真没别的意思。你要是想做什么,觉得被人瞧见心里不舒坦,侄女可以让顺子走。&rdo;
沈福海怒道:&ldo;四弟,你瞧瞧这孩子,真是口无遮拦。&rdo;
李氏将宜悠挡在身后:&ldo;二丫,娘不是教过你,当着外人面少说话。二哥你别介意,这孩子就是太实诚,随了福祥那一根筋的性子,有什么说什么。&rdo;
宜悠攥紧长生的小手,好悬才没笑出声。以前她怎么没发现,娘也这么会说话。二伯那开染坊的脸,真是让人越看越开心。
&ldo;娘,咱们走吧。再晚点,怕是会耽误奶奶午睡。&rdo;
李氏接话:&ldo;二哥,您前面请。&rdo;
娘俩相视一笑,宜悠摸摸顺子的头,牵起长生往前走去。
春日渐浓,几日不出来走动,树梢的柳芽抽成叶子,云林村的绿意似乎又深了些。
顺着小溪一路往村东走,宜悠老远看到一个孩子。比长生要稍高一些,挽着裤脚在溪水里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