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对金的态度和张浚迥然不同,张浚是个强硬的抗战派,而赵鼎的执政思路是以守为进,以静制动,一切皆以保住半壁江山为前提。他认为国家机器刚刚建立,工作重心应该定位在国内的社会经济建设上,外交及军备上可以趋于保守甚至无为。他认为:&ldo;今日之事如人大病初愈,应当静养。如果一味追加针药,反而会伤元气。&rdo;故重回相位后,就和赵构一唱一和,大谈将行都从建康迁回临安的种种好处。
对于迁都的态度,其实就是战与守的态度。
长安、襄阳、成都等地都有过建都的争论,但绍兴年间,其他城市已失去了选择性,争论主要集中在建康和临安两地。
定都建康,可以&ldo;据要会经理中原&rdo;。
定都临安,可以随时从海上逃生。
张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说动了赵构将行都设在建康,罢相之际,还念念不忘地对众人说:&ldo;如果六飞回驭,恐怕士心就会解体,再想恢复中原可就难了。&rdo;
现在赵鼎却和秦桧反其道而行,准备迁都临安府。
这一年(绍兴七年,即1137年)的九至十月间,很多驻守在地方的文武大员相继被召回建康&ldo;入觐&rdo;。
岳飞在入觐之列。就是这次入觐,岳飞又犯了一个在赵构看来是不可饶恕的大罪。
跟随岳飞一起入觐的还有随军转运薛弼。薛弼从鄂州乘船到江州与岳飞会合,同往建康府。岳飞上了船就一连几天都躲在船舱里不出,薛弼感到非常奇怪。第四天,满腹狐疑的薛弼不请自进,钻入了岳飞的船舱。
岳飞神情专注地伏在小案前写字,丝毫没觉察到有人进来。薛弼愣了一愣,随即凑上前去看,案头上全是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ldo;怎么练习起小楷来了呢?&rdo;薛弼询问道。
岳飞笑而不答。
经过一番&ldo;穷诘端倪&rdo;,岳飞这才透露说,他正在拟一份密奏,是关国本的大计(&ldo;某此行将陈大计&rdo;)。
薛弼更加奇怪了,又一再追问他所要奏陈的是什么事。
岳飞迟疑了一下,徐徐答道:&ldo;根据前哨传来的谍报,金酋准备废黜刘豫,改立渊圣皇帝的皇太子为帝,意欲制造南北两个宋朝对立的局面。当下之计,只有请皇上把在资善堂读书的建国公立为皇太子,才可以粉碎敌人的阴谋。&rdo;
岳飞所说的渊圣皇帝便是赵恒,赵恒曾在靖康元年(1126年)立儿子赵谌为皇太子,后一同被金人所掳。而赵构唯一的儿子已在苗刘之变中死去,他本人在扬州行乐时受金军惊吓,丧失了生育能力,虽然遍寻天下名医,却再也没能有一儿半女,让很多人觉得南宋小朝廷是一个&ldo;绝户&rdo;的朝廷,金人一旦以赵谌为帝,无疑会极大程度地动摇南宋军民的拥戴之心。针对这一情况,岳飞觉得有必要规劝赵构早立皇位继承人,以安民心。
继承皇位的人选是有的,原先满朝文武看到赵构憋红了脸也生不出儿子,都劝他,实在生不出,就领养一个吧。赵构求医用药多年,既恢复不了性能力,痛苦万分,被迫接受了现实,同意领养一个。
当然,领养的人选不能是随便哪个平头小百姓,得是天皇贵胄、龙枝凤脉。赵佶这一脉除了赵构外,基本上都在靖康之难中被一网打尽了。那就从其他支系中找吧。哪个支系好呢?深思熟虑了很久,赵构打算从太祖赵匡胤这一脉中挑选继承人。
赵光义既得到了哥哥赵匡胤的帝位,就没想过要将帝位还给赵匡胤的后人。世间传言说,金主吴乞买是赵匡胤转世,专为平辽灭宋而来。赵构觉得,只有把帝位还给赵匡胤的后人,才能延续宋朝的国运。
他说:&ldo;太祖以圣武平定了天下,偏偏子孙不能享有帝位,时过境迁,零落可怜,我现在就选取他的后人过继为我的子嗣,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rdo;(&ldo;艺祖以圣武定天下,而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我今如不选取太祖后裔作为我的过继子嗣,何以慰他的在天之灵!&rdo;)赵匡胤的后代历经岁月的淘洗,地位已经退到平民的阶层了。
在负责官员的努力下,终于在太祖一脉中挑选出了十个七岁以下的男孩入宫备选,最后只留下一人,送到资善堂读书,拟作太子人选。被留下的男孩叫赵伯琮,是赵匡胤的七世孙,秦王赵德芳之后。
岳飞曾到过资善堂,见这孩子生得聪慧可爱,不由得感叹地说:&ldo;振兴大宋的人选,不正落在这个人身上了吗?&rdo;
现在金人扬言要立赵恒的儿子赵谌为帝,岳飞就决定借入觐之机,向赵构恳请早立皇太子。
而这时候的赵构求医问神之心未死,仍在四处访医寻药,求神问卜,要他马上将赵伯琮立为太子,恐不甘心。而且,远离朝廷的岳飞并不知道,赵构已经找到一个叫王继先的医官,该医官能炼壮阳药&ldo;黑虎丹&rdo;,赵构服后,似乎已奇迹般地好了,生子的梦想有望实现呢。
赵构那些乱七八糟的私生活,薛弼虽不知,但他听了岳飞的回答后,隐隐感到不妥,格外担心,提醒道:&ldo;你作为镇边大将,似乎不该掺和宫内大事。&rdo;
岳飞不以为然道:&ldo;文官和武将都是宋朝臣僚,忧心国事,不能顾虑太多。&rdo;(&ldo;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rdo;)薛弼看见他语气坚定,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终究没有说,默然退出船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