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熙眯着眼笑道:&ldo;我不仅要听琴声,也要听笛声。&rdo;也不是玉熙拍玉辰的马屁,玉辰的琴跟笛都很不错,听得人赏心悦目。
玉辰笑着吩咐了侍琴:&ldo;四妹妹今天中午在我这里用膳,让厨房多做几个菜。&rdo;
玉熙也没矫情,想当年学规矩的时候,她是经常在汀云阁蹭饭吃的,都已经成习惯了。
两人去了琴房,玉辰做在琴桌前,问道:&ldo;四妹妹想听什么曲?&rdo;
玉熙低头想了一下:&ldo;三姐有学《阳春》吗?&rdo;阳春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描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这也是玉熙的特色,喜欢穿亮色的衣裳戴亮眼的首饰,也喜欢听欢快的曲子。按照玉熙的想法,上辈子活得那般压抑,这辈子可再不能窝窝囊囊了,得痛痛快快地活一场。
玉辰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ldo;你还真是会出题,我这才刚刚学了这首曲。&rdo;阳春这首曲难度很大,一般人根本演奏不出来。
玉熙不觉得自己是刁难,反而很有信心地说道:&ldo;我相信三姐一定能弹得好。&rdo;其实要玉熙来说,不弹奏难度高的怎么能显露出玉辰真正的水准呢!当然,难度高的曲目得多练习练习才成。
玉辰轻轻一笑,然后开始抚琴。
玉熙靠在椅子上,眯着眼睛静静地听。虽然玉熙没学过古琴,但不妨碍她点评。等听完一首《阳春》,玉熙睁开眼睛,笑着说道:&ldo;三姐,你的琴艺又进步了。&rdo;
玉辰很喜欢跟玉熙讨论各种话题,如琴、画、棋、书法:&ldo;别说好听的,这首曲子太难了,我弹到中间就有些艰难。&rdo;
玉熙了然,这首曲子意境太大了,一般人根本驾驭不了:&ldo;三姐,你可以将自己想象一下,你置身在一片繁茂的糙地上,周围有开得灿烂的花朵,不远处有泉水在叮咚地响着,树上的鸟儿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曲,你想想,你置身其中会是什么感觉?&rdo;技巧跟手法这些东西玉熙不如玉辰懂了,但是曲子的好坏她一下能听出来。
玉辰眯上眼睛,在脑海里描绘了一下这种场景。过了一会,睁开眼睛,笑着说道:&ldo;我再弹一遍。&rdo;
弹完第二遍,不需要玉熙评价,玉辰就笑着说道:&ldo;第二次弹的时候,比第一次顺畅多了。&rdo;
侍棋走了过来,说道:&ldo;姑娘,四姑娘,饭菜已经好了,可以用膳了。&rdo;
每次在汀云阁用餐,玉熙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汀云阁的厨娘拐到她那里去。当然,玉熙也就只在脑海里想想,别说付诸行动,就是说都不会说一个字。
用完午膳,玉熙陪着玉辰在宅子里走动。汀云阁冬暖夏凉,这可不是说说的,而是确实如此。只要不走出去,在里面温暖得如春天一般,都舍不得离开了。
走了小半刻钟,玉辰带着玉熙又进了乐器房。玉熙从一个锦盒里取出一根玉笛,她没有吹奏,而是望着玉熙,问道:&ldo;玉熙,其实笛子很好学的,比古琴跟古筝好学多了。&rdo;这意思是若玉熙想学,她可以教玉熙吹笛。
玉熙摇头道:&ldo;不用了。&rdo;若是以后嫁了个好人家想听什么曲没有。若是嫁得不好,就算学会了也没那闲功夫吹这玩意。按照现代的说法,玉熙就是一个务实主义,有用的学,没用的坚决不学。
桂嬷嬷过来说道:&ldo;姑娘,你该午睡了。&rdo;桂嬷嬷对于玉辰的时间安排的很细致,到时间了不管困不困都得去睡,你哪怕是睁着眼躺着也得躺够那个时间。
玉熙笑道:&ldo;我也该回去午觉了。&rdo;玉熙的规矩也学得很好,但是没有桂嬷嬷要求的那般严苛。当然,这也是跟两个人将来要走的路有关系。就玉辰的条件那绝对是嫁入皇室的料,至于玉熙,肯定是嫁入官宦人家了。所以,全嬷嬷对玉熙的规矩礼仪也没要求那般苛刻。
玉熙刚回到蔷薇院,麦冬就说道:&ldo;姑娘,今天昌平侯世子夫人过来是给大姑娘说亲来的。&rdo;
玉熙也不意外,玉如明年就十五了,现在说亲正是时候:&ldo;说的是什么人家呀?&rdo;
麦冬摇头道:&ldo;这个还没打听出来。&rdo;能打听出昌平侯世子夫人宣氏是过来说亲已经很不错了。这也是玉熙花了六年多的时间建立起来的人脉才做到的。当然,主要也是秋氏对玉熙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有关系,要不然玉熙可没那般容易就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