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宿介的姐姐叩拜济公活佛的画像的供案前面。
这个时候,济公活佛正在普陀山紫竹林处与善财童子聊天。
善财童子看见济公活佛的头顶上闪了一下金光,说道:“大活佛,你头顶发光了,应该是有人有求于你。”
济公活佛说:“乃是人命关系之事。”
善财童子说道:“宿介此人虽然生性放纵,品行不端正,才气却在山东一带小有名气的。”
济公活佛闻言,说道:“想不到善财童子居然如此体谅这个人。”
善财童子说道:“凡事都是有原因的,这个宿介的父亲从小虐待他,宿介和王氏原本相好,原来要娶王氏的,只是宿介的父母多加阻拦。王氏后来嫁给商人,王氏嫌弃这个商人不解风情,又心里挂念宿介,所以一直和他私下来往。”
善财童子接着说道:“宿介的母亲是一个恶毒的女人,教唆邻居的一个继子殴打操劳辛苦的后母,居然还嘲笑女人,说女人三天不打会变成白虎。宿介的母亲作恶多端,后来瞎了一只眼睛。宿介有个弟弟,父母偏疼爱弟弟。宿介的姐姐和他们不一样,是个吃斋念佛的修行人。”
济公活佛变化成了一个青年侠客,来到衙门,直接告诉了县令吴江判错了案。
吴江县令认为眼前这个青年游侠是在信口雌黄。
这个青年侠客居然说出了吴江心里的全部想法。
于是县令吴江又把宿介叫来公堂,问道:“绣鞋是在哪里弄丢的?”
宿介提交口供道:“小人忘记了。只是记得的在在敲王氏家门的时候,当时还在袖筒里的。”
吴江县令又转问王氏说:“你在宿介之外还有几个奸夫?”
王氏供道:“除了宿介,没有别人了。”
吴江县令闻言,有些生气地说:“淫乱的妇人,怎么可能只偷一个呢?”
王氏于是供说原因:“小妇人与宿介是打小相识的,原本是想要嫁给他的,但是宿介的父母多加为难我,到处编排我的各种谣言想,所以后来没有成夫妻,后来我嫁了人,我丈夫是一个不解风情的人,只知道在外面做生意,从来没有关心过我,而且我这个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和我感情并不好,我只是他的一个工具而已。”
王氏又接着说道:“宿介一直没有忘记我,我被别人骚扰,他都会帮助我赶跑那些混子,我们因此没有断绝关系;后来有别人来对我表达此意,但是我实在不敢再跟从了。我也不是下贱的人,和宿介有私情全是因为往日的情分和情意。”
县令吴江听了王氏说的话,于是让她交代那些想勾引她的男人的姓名。
王氏回答说:“街坊的毛大屡次来勾引,我都拒绝了。”
吴江县令于是问道:“你为什么忽然变得贞洁起来了?”
话音刚落,便叫人将王氏摁倒在地上,准备抽打。
王氏吓得接连磕头,脑袋都磕出血来了,竭力辩白说:“小妇人只与宿介有私情,再也没有别人了,小妇人真的不认识毛大。”
吴江县令看见这个情形,这才放过了她。接着县令吴江又接着问王氏:“你丈夫出远门,就没有人登门造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