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天,江氏旗下的种植园、育种基地和各个食堂门口,就贴上了彩色印刷的促销海报。
潘晓雅要避嫌,自己没有出资,却让男朋友和他的好兄弟一起合资开了一家移动手机店。
是真“移动”手机店!
为了节省前期成本,他们干脆连门面房都没租,直接用一辆货车拉着手机来回跑,反正手机这玩意儿又不占地方,开着车带着跑,别人要买手机,随时就能拿到货。
花臂老五以前在农批市场当保安那会儿,跟附近一些店老板都混熟了,其中就有一个开手机店的。
不过这两年国内的手机销售市场内卷太残酷了。
听这位兄弟说,以前一部手机还能挣个一两百,现在能挣五十就不错了!
超过五十?
不好意思,那我还是上网买吧,人家还送好多东西呢
张明捷一琢磨,干脆鼓动他们到非洲来开店,这边的手机市场刚起步没几年,国内一些被淘汰掉的低端入门级智能手机,拿到这边就算是奢侈品了。
蒋寒不是说公司的本地员工不思进取,一个月挣几百一千的就满足了吗?
那就想办法让他们多消费嘛
手里的钱不够买手机?没关系!
潘晓雅找到办公室,搞了一个内部员工分期付款买手机的活动,只要是本公司正式在职员工,都可以享受最高两年的低息分期优惠政策。
张明捷那个卖手机的兄弟也是个妙人,他直接把国内的“手机0元购”活动挪了过来。
反正只要想买手机、手里钱不够的,都可以到办公室凭工卡打个证明,凭证明就能拿到一部崭新的华夏产智能手机。
而且当月不要交钱,下个月起,根据分期的月数平摊下来,每个月会从工资卡里直接扣掉当月的手机款。
算下来的话,一部价值一千元华夏币的智能手机,分摊到每个月的话,等于是一个月只要从工资里扣掉一百多元,一年就能把本息全部还清了!
担心非洲兄弟们不会算这笔账,手机店还把“0元购”活动做成了巨幅海报,贴在货车车身上、各个种植园门口。
看到海报上写着,最低每月只要支付华夏币三十五元,就能拿到一部崭新的智能手机,所有人都可耻地心动了……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
手机有了,家里没通电吧?充电宝要不要买一个?
既然手机都能分期,那华夏产的自行车也可以嘛
潘晓雅还提议,为了提高非洲籍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公司还可以投资建设新的员工家属楼嘛
她了解过,本地员工之所以没有储蓄的习惯,一个是之前赚钱的机会少,本地工资低,每天挣的钱只够家里人吃饱肚子,根本存不下钱;还有一个就是他们住的地方,根本毫无防盗能力,家里别说藏钱了,就是多藏一块过期面包,都容易被人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