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点到名的人都瞪大了眼睛,这领兵一事对于武将来说可是大好事啊,没有军工他们便很难提升,虽然像鲁国公那样已经位列国公,想更进一步只能封王,但人都有野心的,封王未必不可。
鲁国公夏奎第一个站出来,表示誓死完成任务!其余人也不甘落后,纷纷领命。
大家都好奇南晋王准备怎么对付齐王和月遗族,奈何大王不说,太子殿下也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他们便只能好奇心压在心底。
&ldo;此外,傅恒将军率军三千即日出发,驻守松溪县,务必要把南沙国阻挡在南晋国土之外!&rdo;
&ldo;臣领命!&rdo;
等朝会散了南晋王都没提到这事,他们只能大胆揣测,太子昭有必胜良方。
这话如果是别人说,他们一定不信,但太子殿下的话,他们觉得还是有五分把握的。
太子殿下这些年处理政务越来越娴熟,早已能独当一面,很多人都忘了他曾经也是个所向披靡的将军。
走出大殿,安国公第一个朝太子昭靠拢,问出了大家的心声,&ldo;太子想用何妙计对付齐王?&rdo;
太子昭看看左右,用两人才听得到的音量说:&ldo;擒贼先擒王。&rdo;
安国公点点头,不过也不是没有顾虑,&ldo;这恐怕很有难度。&rdo;
&ldo;再有难度也比不过两军对阵。&rdo;在太子昭看来,刺杀一个人绝对比杀一支军队来的容易,当然,要怎么才能斩掉这颗贼首,就要好好策划一番了。
&ldo;大王是让殿下负责此事吗?&rdo;安国公皱着眉头,一副很不赞同的模样。
在他看来,太子昭接下这个任务是很吃力不讨好的,成功了皆大欢喜,但南晋王依然不会放心地让他掌权,失败了一定会被责难,到时候失了圣宠也难说。
&ldo;是孤要求的,外祖父放心,孤既然提出这个提议,就有八成的把握能成功,就算不成功,也不会令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rdo;
他的太子之位坐了这么些年也不是白坐的,要想撼动他的位置就算是南晋王也没那么容易。
&ldo;你心里有数就好。&rdo;安国公听他这么说心里就放心多了,&ldo;需要帮忙尽管和外祖父提。&rdo;
&ldo;那是自然。&rdo;太子昭和他一起走了一段,然后把胡金鹏叫到面前,当着安国公的面说:&ldo;此次会战,表兄为先锋,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事不可冒进,在齐王未解决之前,只图不败不求成功。&rdo;
&ldo;为何?&rdo;胡家父子惊讶地问。
太子昭朝前方某个意气风发的人瞥去阴寒的一眼,&ldo;你王此次命夏奎为主帅,卢兴江为副帅,这二人本就不合,在战场上难免会出错,孤并不看好此战,待齐王解决后,孤会请命出征。&rdo;
&ldo;太子,不可!&rdo;安国公极为反对,&ldo;您归为太子,怎可亲身冒险?&rdo;
&ldo;外祖父不必担忧,边境的地形孤了如指掌,又有经验,并不比其他人做的差。&rdo;
&ldo;太子的能力外祖父不怀疑,可您如果身份不同了,怎么还能冒险带兵?不审稳坐后方更好。&rdo;
胡金鹏也是这个意思,今时不同往日,当年太子昭随军出征是为了证明自己,远离皇宫倾轧,如今他已经是太子了,更重要的是守在朝中。
太子昭摇摇头,&ldo;北越是南晋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孤一定要亲自出征,这也是为了孤自己。&rdo;
安国公和儿子对视一眼,虽然还是反对,却没法反驳他的话,他们都明白,能亲自带兵打下北越,对太子昭的声望有着极大的帮助。
到时候,哪怕南晋王不想传位于他,也不会有人同意的。
第216章战事起
战事起,整个南晋就跟上了发条一样,各行各业都动了起来。
打仗要准备的可不仅仅是武器和粮食,各个环节稍有出错便可能导致战事惨败,一旦打了败仗,那付出去的钱财和人力都化为乌有,对南晋是致命的打击。
三日后,鲁国公夏奎领着十万大军出征楚州城,楚州城是南北边界上的一座重要城市,一旦这里被攻破,北越大军便可化整为零,从任意一个方向进攻邺城。
邺城的百姓天不亮就守在了城门口,望着这支气势雄浑的军队,心里默默祈祷着他们能凯旋归来。
南晋七国公,曾经每位国公手上都有兵权,随着他们老的老,死的死,承袭下去的只有爵位,而兵权则被南晋王收了回去。
鲁国公这十万大军除了他自己掌控的鲁家军三万人,还有便是南晋王这些年收回来的兵权,留了部分加强邺城守备,其余都给了鲁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