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将流民都编成组,供他们一日三餐,省得流民太多引起混乱。”
皇上向下扫了众大臣一眼。
“看看,你们看看,太子妃一介女子,她心中有的,是家国百姓,是那些吃不上饭的百姓,你们呢?”
“太子妃愿意拿出粮食跟朝廷共度难关,你们呢?”
“你们还好意思参太子妃?”
“一毛不拔的家伙。”
太子道:“父皇冤枉各位大人了,各位大人没有粮,但一定会捐银子,请父皇在大殿前放上四个大箱子,大人们都会捐的,只是不想沽名钓誉罢了。”
“我大锦的官员一向有风骨,请父皇信儿臣。”
大臣们……
谁说啦?
好好的上个朝,怎么还要捐银子?
太子这德行真是跟太上皇一模一样的。
皇上道:“潘公公,叫人去放。”
“你们虽然没用,但这份心意让朕欣慰。”
众大臣……
最苦的是朱大人。
回家一问,才知道被太子妃的小丫鬟拿走了八万两。
他气得一脚踹了过去。
“你个蠢婆娘!”
朱夫人也生气了,哭着骂:“不是你让人回来取的吗?”
“我怎么知道她会说谎?”
“那你去找她要啊,你不敢找人家要,回到家来拿我出气干什么?”
“那银子也是我娘家人拿过来的。”
说完就撕打起来,朱夫人是个泼辣的,朱大人是文官,不是对手,几下就被朱夫人挠花了脸。
害得朱大人好几天不敢上朝。
这刚来上朝,就又要捐银子。
他还不敢提,他巴不得皇上不知道他出了八万两。
下了朝,众大臣带着被打劫的心情往宫外走。
大家商量着,捐多少合适,太少了,皇上肯定不高兴,太多了,皇上会怀疑你贪墨。
皇上的心情也很沉重,再过一个月,漠北粮食就会告急,那时,战事就又要起。
漠北人来杀人抢粮,大锦的军队莫说打,连粮饷都供给不上。
太子今天算计了大臣们。
太子妃说捐粮,能有多少,能保上京城施粥一个月的量就不错了。
潘公公看皇上心情不好,试探的问:“皇上,要叫杏儿姑娘来吗?”
皇上摇头:“不用了,没有粮食,谁也不能让朕的心情好起来。”
潘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