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如何处理仇人的骨灰(出书版) > 第34章(第1页)

第34章(第1页)

我有一顶帽子,后面有个铁扣,是猪朋送的,很喜欢。但遇上天阴,我都摘下来。朋友不多了,明知道人家要谋害我,我也懒得点破。

记得扣紧安全带

出门,最怕搭飞机,飞机起飞,例必闭上眼,说服自己:&ldo;我买了保险,飞机不够冲劲,掉回地面,这样死了最好;起码,对家人最好;我一直拖累弟妹,情与义,还有钱,一律有借无还,这样一死,就可以连本带利偿清,他们终于可以过上好日子了……&rdo;

飞到半空,遇气流,死命抓着扶手,暗想:&ldo;家人的好日子,没想到,真要来了!&rdo;

然后,要降落了,耳鼓好难受,照样开解自己:&ldo;人,免不了一死;早死,不必受老病煎熬,到底是幸福的;而且,这时候&lso;轰&rso;一声化灰了,我活得率性,吃得精彩,遇过不少一流的好朋友,这辈子,也算无憾了。&rdo;飞机,在大海上盘旋;废话,也在脑海打转。唉,着陆了,谢天谢地,又一回,大难不死;我就是那样的&ldo;贪生&rdo;。

在白云机场买了一本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第一现场》,在飞机上翻阅,翻到一幅跨页大照片:一九八八年,一架波音七三七客机从夏威夷飞向火奴鲁鲁,在二万四千英尺高空,舱盖,忽然掀起了,变成一辆&ldo;开篷机&rdo;,九十五个乘客,可以说:被迫和上帝一起兜兜风。

照片,拍的是飞机狼狈降落,刚停定的刹那,兜完狂风的,面无人色,东歪西倒。我把照片压在椅背,同行大波源再冷血,还是一见惊呼:&ldo;快收起来!吓死人,吓死人啦!&rdo;对,飞行途中,的确不宜展示这种充满动感的照片。

&ldo;但我看了这张照片,就不那么害怕搭飞机了。&rdo;我说:因为这九十五个兜上大风的乘客,在舱盖骤然翻起之际,只有一个女人让风洞吸走;而她,当时没有扣上安全带。

&ldo;搭飞机?扣上安全带,就会安全。&rdo;我很乐意相信,这是照片传达的信息。

茶艺之父

&ldo;所谓茶的精神,就是一生牺牲奉献的精神。你看看,茶叶很嫩的时候给你摘下来,摘下来之后,放在阳光底下晒,被你揉捻,然后用火去炒,去烘干,制成茶叶,还要用滚水去冲泡,剩下来的茶渣还拿来做枕头,做肥料,一生都是奉献,茶人的精神就是这样。&rdo;林志宏先生在访问中说。林先生下世大概有一年了,蔡传兴送来范增平著,台湾万卷楼出版的《中华茶人采访录》,读了,我对林先生又敬佩了些。澳门有四十六万人;名人,大概占四十五万;剩下那一万,是顶级名人。林先生的名,是高名,是实名,人去了,悼念文章,竟比江门对入某条村的荣誉村长还要少,初时,好费解,好纳闷,读了访问,这才恍然:他真话讲得太多,好话说得太少了。

林先生走得不冷清,他走得宁静;人的一生,有几个知音就够了,再多,徒然肥了卖花圈的。&ldo;茶要发展,首先要把茶文化推动到学校里面去,让小学生、中学生他们受这个教育,通过茶培养品德教育。&rdo;林先生借茶传道,这才叫&ldo;茶道&rdo;;他做过教师、校长,可惜,真要推行&ldo;茶教育&rdo;,却遇上太多的阻滞。

两年前,我住在氹仔,午后,偶然会到附近茶档吃盘冷面,贪图人不多,够冷清而已。没想到林先生当那茶档老板是个洋葱,一层层剥了皮。&ldo;泡茶,表演最主要是&lso;真&rso;,是&lso;自然&rso;,不应该只注重那个形式,应该让一个人进去觉得茶艺是很容易,不要让一个人觉得喝一杯茶这么难。&rdo;难,就不能普及;林先生说。&ldo;茶洋葱&rdo;办&ldo;老人茶艺班&rdo;,吓得耆英们连茶都不敢喝,遑论&ldo;艺&rdo;和&ldo;文化&rdo;了。

俗,我认为,宜分三等:一、通俗;二、恶俗;三、臭俗。像我,雅不到家,俗不到底,算是通俗。那戴金劳,抱俄罗斯妹,投一只乾隆青花大碗喝红酒,还鼻孔朝天说:&ldo;这文化遗产,还不是靠大爷来保护?&rdo;那叫恶俗。臭俗,源于&ldo;雅&rdo;,一千个人见了赞叹,一万个人见了赞叹;然而,遇上第一万零一个,这人见过世面,有些修养,看到破绽,知道这&ldo;雅&rdo;,不过用来沽名,渔利,欺世,好比我们看田黄,看到黄皮里有&ldo;虱子蛋&rdo;,惊悟:&ldo;又是一个充头货!&rdo;这就是臭俗。林志宏先生眼中,&ldo;茶洋葱&rdo;的俗,真是深不见底,臭不可当。

茶,是用来喝的;卖茶,总算是正当生意,渔利,是应该的;但卖弄,沽名,扮鬼扮马,算什么茶?

&ldo;搞什么唐朝的泡法、宋朝的泡法,你这个泡法,实质上不一定是真。强调水要几沸,用茶粉或茶叶,这些东西人家可以从书本或光碟上看得到……&rdo;林先生有气,继续拿&ldo;茶洋葱&rdo;做恶例。&ldo;泡法&rdo;,只是&ldo;技&rdo;,是&ldo;茶技&rdo;;技,讲姿势,不讲内涵;可惜,大家都爱看姿势,看完奔走相告;&ldo;技师&rdo;自视为&ldo;大师&rdo;,是妄;你视&ldo;技师&rdo;为&ldo;大师&rdo;,是孤陋。

四九年后,林志宏先生开始收藏紫砂壶,藏品逾千。我敬林先生,就是敬他的&ldo;真&rdo;,他的&ldo;自然&rdo;;他的真和自然,是一面镜子,镜子里,尽现小眉小眼的妖怪,连茶这种清雅的饮料,都浮着妖怪!

九四年,卢廉若公园办&ldo;紫砂壶艺展&rdo;,澳门,第一次由澳门人自己办紫砂壶收藏展,当时,林先生向市政厅提出的一个要求,就是:不能用&ldo;林志宏收藏品&rdo;的名义作展览名称。&ldo;澳门茶艺之父&rdo;,林先生当之无愧,自己却不居功。地小,人,难免好&ldo;作大&rdo;,分明是&ldo;氹仔&rdo;,可以吹成&ldo;中华&rdo;;卖茶水的,吹成&ldo;中华茶道&rdo;,添个&ldo;会&rdo;字,就可以做个&ldo;会长&rdo;过把瘾。怀念林先生,因为在澳门,不容易遇到这么一个正常人。

零三年,蔡传兴领我去见林先生,约好了在他的&ldo;聚紫轩&rdo;喝茶。八十二岁的人,矍铄健朗,气度高华,没想到零四年,忽然病故。那天,林先生为我们泡的,是单檨;以后,我就最爱喝这种茶,每回喝,都想到林先生。

林先生认为该有一座&ldo;茶艺博物馆&rdo;,&ldo;无论将来规模怎么样,总是有比没有好。&rdo;林先生说,&ldo;外地人都热心表示支持,而&lso;茶洋葱&rso;却不是那么想,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的。&rdo;(我把真姓名换上&ldo;茶洋葱&rdo;,是留有余地。)林先生走了,设在卢九公园的茶艺博物馆才盖好,大概还在展他&ldo;聚紫轩&rdo;的茶壶。我每天经过,从没进去;林先生的葬礼,我没去,连花圈也没送;我只是常常想到他,想到做人应该像林先生那样,有些骨头。

恐怖茶杯

日本江户时代,有个叫良宽的禅师,住在波罗寺。

某天,寺院来了访客;访客没在典籍上留名,为方便叙述,且称为&ldo;吴知定&rdo;。吴知定还没坐定,良宽就热情招待,先来一锅热腾腾洗脚水让他濯足,再准备斋鱼斋肉一锅斋盆菜供他解馋;翌日,吴知定起床盥洗,一锅洗脸水已搁在他面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