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中华秘典电子版 > 第二十四章乱弹上古那些事(第3页)

第二十四章乱弹上古那些事(第3页)

43。炎帝神农氏(在位140年?一个比一个长寿啊)

44。帝临魁(在位80年)

45。帝承(在位60年)

46。帝明(在位49年)

47。帝宜(在位45年)

48。帝来(在位48年)

49。帝里(在位43年)

50。帝榆罔(在位55年)

黄帝以前多为神话传说中人物,多不可信故太史公从黄帝记起而不续前

51。黄帝轩辕氏(在位100年)

52。少昊(在位84年)

53。颛顼(在位78年)

54。帝喾(在位70年)

55。帝挚(在位8年,有史记载第一个被费的国君)

56。唐尧(在位102年)

57。虞舜(在位50年)

58。夏禹(在位8年)

禹死后传给伯益,但禹之子启杀了伯益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

一本书齐集上古信仰与阴谋不破不立。要建立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就要先彻底否定错误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就从错误观念的集大成者---资治通鉴开始。

·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

请注意,司马光(或其他人)在这里提供的“三晋”之唯一事实,是周天子“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其他的几百字全是司马光的意淫。也就是说,他既不知道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初”)地点和细节,也不知道具体的原因,就把这政论一般的一句话拿来,就开始批判了。

究竟晋大夫做过什么“暴蔑其君”的事,他有任何了解吗?没有。天子又怎么“宠秩”他们了?还是不知道。

不知道没关系,有想象力就行。于是皇皇巨著《资治通鉴》就开张了。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又是“不知智者言”的典型弱智案例,连人名都叫“智果”。什么大儿子有若干优势,但就一条不行,不“仁”。先来看这些优势,首先是仪表堂堂,然后是身体健康,然后是富有才华,然后是善于言说,甚至,还有决断力。什么叫领导?这才是最有潜质的领导。然而智果看不上,智果说此人“不仁”,那么对谁不仁呢?是对百姓不仁,还是对父母不仁,还是对他这个当朝大臣不仁?第三种可能性最大。所以智宣子非常明智地仍然选择了大儿子“瑶”。“智宗必灭”之类的胡扯,他很有抵抗力地根本不听。

问题是不听没用,司马光就是要拿他当反面典型,他是跑不掉的。这种“典型”有多厉害?有一个例子。曾有西方人指出,中国人最大的一种劣根性就是妇女生完孩子以后都要“坐月子”,一个月不通风,不见人,整天窝在黑屋中、小床上,在极度压抑的环境中教育孩子。而西方人,还有非洲人,还有美洲人,甚至可以一边唱着歌跳着舞就把孩子生下来,然后稍加处理,就继续该干嘛干嘛。当我把这种观点搬给我媳妇的时候,我媳妇严正指出:完全胡说!为什么胡说?因为她曾有个小姑,之前也不相信“月子”理论,生完孩子以后就敢吹风,结果到了40多岁,头痛欲裂,其他毛病也来了(都是月子中形成之病根),所以痛悔当初不听父母之言。这个故事,我以为要比司马光的各种故事真实得太多太多。但是,是否由此能够证明“月子”这种千年传统的正确性呢?或许能,或许不能。因为我同样知道“人心”的奇怪效应,就是假如父母辈说过什么,或者此处的“智果”先生说过什么而你一度不听,你就总会在心里形成一种潜在的对抗机制,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你----“不听老人言。。。。”。经不住这种对抗的人,生活“压力”大的人,迟早会屈服于这种声音,把各种担忧、恐惧和失落感变成客观的真实存在。由此,“月子”理论堂而皇之地存在了几千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