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姑看着崔婉清重又坐下,显然是打算等到戴三奶奶缓过神来再说了,暗道:“得了,还想着乘船去游玩散心呢,现在这样子,算是全部泡汤了,还是先处理这摊子遭心事吧。”
她将戴三奶奶身边的大丫鬟叫到身边,小声说道:“看情形,今儿个是出不了门了,你赶紧回家去,跟你家夫人说一声。”
“嗯,不妨实话实说,也省的她着急担心。”
打发走了报信的,黄姑姑伸手扶了扶鬓边的珠花,上前柔声对戴三奶奶道:“三奶奶先缓缓神,奴婢有几句话想问问你。”
戴三奶奶从扶着她的妈妈手上,又换了一块干净帕子,擤了擤鼻涕,无力的点了点头。
黄姑姑问道:“奴婢敢问你那妹子是几岁走失的,身上又有什么记号没有?”
她这话一问出来,满屋子的人都愣神了,好么,哭了半天,感情都还没确认究竟这丢的和死的,是不是同一个人那!
崔婉清她们也不过是看着戴三奶奶和郦哥长得相似,又丢了妹妹,但是具体情况却并没细问。
要知道,这世上不是相同血脉,却面貌相像的人,可也不少呢。
崔婉清对黄姑姑感激的点了点头,怪不得齐玄辉非把这位留下,人还真是有本事的。
戴三奶奶急急的说道:“我那妹妹丢的时候,马上要六岁了,她和我虽然相差八岁,但是却长得极为相似。”
“我娘亲说,妹妹的相貌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她打小就是我一手带大的,要不是我下车去买兔儿灯,最少也能陪在她身边啊”
眼看戴三奶奶又要哭,她身边的妈妈赶紧劝了句,“我的奶奶。当时是小小姐非要兔儿灯,您才下车去买的,也多亏是您下了马车,要不然,您二位要是一起给丢了,那夫人怕是当场就要气死了。”
崔婉清暗道:“难怪这位这般的伤心呢,原来她觉得是年幼的妹妹救了她,所以心存愧疚,这么年些下来,怕是早就成了心病了。”
她对着莺巧轻轻点了点头。就见莺巧对着戴三奶奶屈膝一福。“三奶奶,郦哥到我们府里的时候,顶多不到七岁的年纪。”
“婢子与她交好,常听她说。记得脖子上的银锁。还有腕子上的银镯子。全被拐子抢了去。”
“她还记得家里有山有水,还有很多很多美丽的荷花,不知道这些跟您妹妹能对得上么?”
戴三奶奶捂着嘴直点头。半个字都说不出来,还是她身边的妈妈哽咽着说道:“我家小小姐可不就是带着长命锁和银镯子么?这套首饰是家传的,夫人给了大小姐,大小姐又给了小小姐。”
“至于那有山有水又有荷花的地方,可不就是彩屏山么?”
“样样都能对的上,显见您口中的郦哥,就是我家小小姐徐若芳了。”
黄姑姑轻叹一声,“总算是找到了,我家小姐自从来了江南,便一直四处打听,没想到却是这般的遇到了。”
戴三奶奶强忍着悲痛言道:“崔小姐,不知道我那可怜的妹妹,是怎么去的?”
“还请您都告诉我,稍后娘亲要是问起,我也好告诉她老人家。”
方妈妈往前一步,“还是老奴来说吧,我家小姐对郦哥的事儿,一直心怀亏欠,想着都要伤心,更遑论是亲口说了。”
她昨晚上想了一晚上,这该怎么说最合适,那是早有计较,一席话说下来,把戴三奶奶主仆们也听的是膛目结舌。
戴三奶奶打死也想不到,自己的亲妹子,竟能和二王遇刺案挂上钩,这件大案乃是所有事情的源头。
就是从这里开始,十六皇子被赐死,太子被废,齐王被降为郡王,诚郡王被圈禁,直至后来文华帝登基为帝。
这些事情在江南传的是沸沸扬扬的,好多茶馆的说书先生,将朝代和人名换掉,就成了换汤不换药的最新话本子了。
那样的局面下,死的多,活的少,没听方妈妈说吗?
那位曹小姐身边所有的丫鬟妈妈,都为了护主而死,郦哥身为崔婉清的心腹,为主挡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倒是方妈妈,将郦哥的壮举,夸的不能再夸,直赞成是天上有地下无的忠仆,听的戴三奶奶是又感伤,又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