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行才沉吟片刻,道&ldo;殿下可还记得,数月前,殿下与世子联手除去纪勇时,唐巡曾拿着未有殿下凤印的诏令去抄了纪家&rdo;
赵静道&ldo;本宫记得。&rdo;她神色一凝,&ldo;莫非他就是在那时生了投靠霍景安之心&rdo;
&ldo;恐怕正是如此。&rdo;孙行才抚须,&ldo;以天象为由,抄家查证,再按以谋反之名殿下,这个手段,可是似曾相识啊。&rdo;
赵静听得心里一惊&ldo;真的是他他什么时候收揽这么多朝臣了&rdo;
&ldo;这半年来,世子斡旋朝堂,干涉颇多,不少朝臣都见识到了他的手段,生了归属之心,也是情理之中的。&rdo;
&ldo;一群废物&rdo;她忍不住狠狠拍了一下桌案,&ldo;就只会见风使舵,墙头两边倒&rdo;
孙行才静静道&ldo;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是人之常情。&rdo;不等赵静说些什么,他就又道,&ldo;殿下预备如何行事&rdo;
&ldo;自然是彻查陈家谋反一事。&rdo;赵静冷哼一声,&ldo;本宫就不信了,他还能在这朝堂上一手遮天不成。他能让唐巡押了陈郃,本宫也能押了那唐巡,端看谁能制得住谁&rdo;
孙行才皱眉&ldo;殿下当真要如此行事&rdo;
赵静一惊&ldo;先生此言何意&rdo;
孙行才道&ldo;世子会有如此行动,恐怕是已经得知了殿下变卦一事,他让唐巡收押了陈大人,却没有给陈大人安一个抗旨不遵之罪,让唐巡在打斗中失手杀了陈大人,就说明此事还有转圜之地,这只是他给的一个小小警告。殿下要是继续一意孤行,恐怕&rdo;
赵静被他这番话气笑了。警告惹出这么大动静,封了相府,收押了陈家三十几口人,居然还只是一个警告那霍景安还真是好大的心气。
&ldo;恐怕什么难道他还要逼宫谋反不成&rdo;
&ldo;有些事,他不必亲自去做,就会有人替他来做。&rdo;孙行才道,&ldo;自世子来京之后,朝中人心变化,殿下也是看到了的,多的是人想要向他表明忠心,以示属意。现在事情还没有到最差的一步,只要殿下改变心意,加以郡主从中周旋,那就还来得及,要是等到陈大人在牢中畏罪自杀,一切就都晚了&rdo;
第72章
&ldo;他敢&rdo;赵静一掌拍在案上,&ldo;他以为本宫是谁想把对付陛下那套用到本宫身上,也要看行不行得通唐巡已经被押入大牢,只要本宫一声令下,就能立刻取了他的首级,包括太史令,本宫也一样能要了他的性命。他若想对付本宫,那就来吧&rdo;
&ldo;殿下三思&rdo;孙行才连忙奉劝,&ldo;晋南王世子此次明显是有备而来,我们尚不知其后手如何,就贸然行事,恐怕会正中了他的下怀&rdo;
&ldo;那又如何&rdo;赵静怒道,&ldo;这里是长安,不是晋南,三军禁卫都在本宫的把持之下,他一个小小的藩王世子,难道还能翻了天不成他能给陈家安上谋逆之罪,本宫也能给他安上一个居心不轨、包藏祸心之罪,先斩后奏这套把戏,本宫可比他要熟练多了&rdo;
听她这话大有要置霍景安于死地的意思,孙行才深觉不妥,提醒道&ldo;殿下,此次晋南王世子进京,可并非孤身一人。&rdo;
赵静一顿,被怒火淹没的理智回来了一点&ldo;你是说&rdo;
后者在她的注视下缓缓吐出了三个字&ldo;羽林卫。&rdo;
羽林卫,这个词赵静并不陌生,当初她派人查探藩王诸事时,传来的密函上就专门记载了有关此项的事迹这是由霍景安亲自组建训练的一支军队,其锋之锐,无往不利,号为羽林军,其中又置六列十二卫,俱为精英好手,称羽林卫。
上一次的望朔来朝和这一次的无诏入京,霍景安都是带着他们过来的,因为被冠以护卫之称,并不算违反外兵不入长安的律例,所以赵静一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以为他是只身一人来的长安,无需惧怕,可以轻易拿下,直到经孙行才此刻提醒,她才猛然惊觉,反应过来这其中的关窍。
怪不得他此番行事这般嚣张,原来是仗着有护卫保护,有恃无恐
这一下子,赵静总算是彻底冷静了下来,除了霍景安难以制伏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也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局面,思考起别的应对之法。
段泽明,她的驸马,她那统领三军禁卫的夫君,已经因为缱儿一事和她闹翻,想要征得他的同意驱使三军禁卫,恐怕是难上加难。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她就少了一大助力,偏偏那唐巡还是霍景安的人,害得她想再提拔一个廷尉都不敢,生怕一个不巧,新任命的廷尉依然是霍景安的亲信,那他们的动向可全都被霍景安掌握在手里了。
思来想去,赵静都没想出什么好的应对之策,只能无奈地求助孙行才,问道&ldo;那依先生之见,本宫该如何行事&rdo;
孙行才沉思片刻,道&ldo;如今唐巡既已被押入大牢,就不要再去动他,殿下按照正常流程,提廷尉左监为廷尉丞,再召三公尚书等人共同审理此事,陈大人或可有一线生机。&rdo;
赵静皱眉,不赞同道&ldo;万一那廷尉左监也是霍景安的人,本宫岂不是落入了他的圈套&rdo;
孙行才道&ldo;廷尉左监可能是世子亲信,三公尚书也可能是,朝中上下,谁都有这个可能,难道殿下就因为这个原因,就谁也不用,坐以待毙吗再者,是谁来审理此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殿下此举所表明的态度,只要让世子明白殿下的求和之意,此事就还有余地。&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