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从帕施科娃家到卢比扬卡地铁站时产生的,从那一刻起就没有让她平静过。
7点钟左右,斯塔索夫打电话来说,可能会晚些回来。&ldo;没有我,一个人吃饭,小
丫头。我去莉丽娅那儿一趟,让她再别为一些傻事哭。&rdo;
&ldo;当然应该去,&rdo;塔姬雅娜表示赞成,&ldo;我等你吃饭。&rdo;
&ldo;千万别!你应该严格遵守作息制度。告诉伊拉,说我说的,严格按作息表开饭。&rdo;
&ldo;今天你休想得逞了,独裁者,&rdo;她笑着说,&ldo;伊拉不在,没人听你的命令。&rdo;
&ldo;怎么会不在呢?上哪儿去了?&rdo;
&ldo;去约会。&rdo;
&ldo;是跟她那个新男友吗?&rdo;
&ldo;正是他。快去吧!斯塔索夫,别担心我。&rdo;
于是她得以一个人度过这个漫长孤独的夜晚,这种情况很久没有过了。在彼得堡的
时候,伊林娜经常有一些罗曼史,晚上要不去赴约,要不就到女朋友那儿玩。可自从搬
到莫斯科以来,伊拉晚上通常都呆在家里。即使她不在,斯塔索夫也在。
既然这样,那今天就不开伙了,斯塔索夫肯定在玛格丽特那儿吃饭,伊拉也一定和
她的男朋友在外面吃。塔姬雅娜打开冰箱,按女亲戚早上吩咐的,拿出小煎饼和酸凝乳,
还有一罐酸奶油,她把牛奶烧开,切了一大块松软的波罗金面包,伊拉还吩咐要吃白菜
沙拉,不过塔姬雅娜决定不去管它。白菜留到明天再吃。
吃完晚饭,她又开始研究帕施科娃的笔记。一页一页地读、漫无目的,希望某个词
或句子能一下子映入眼帘。因为她脑中决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ldo;材料‐‐钥匙&rdo;的想法。
一定是脑中储存的某个信息在发出信号。
窗外天色暗了下来,塔姬雅娜终于找到了她想找的东西。帕施科娃笔记中有一个人
的记录,大概是个艺术家,或是雕塑家,他希望摆脱掉纠缠他不休的断臂形象的阴影。
&ldo;他抱怨说,在他的眼里,缺少这个形象的作品是不完全的,可所有的评论家都一致认
为,这是多余的,是重复。p本人也知道,是在重复,可若不能实现他的构想,他认为
无法体会到创作的喜悦。第一次会面‐‐普通的相识,追述了三年前的事。没有结果。
第二次‐‐则大约是十至十二年前。这次似乎做了一些尝试,可被p否定了。第三次‐
‐再一次被否定。一时还弄不清,为什么进行不下去。&rdo;
&ldo;p&rdo;在帕施科娃笔记里指的是拉法埃尔‐‐这是她把它作为与崇高的力量接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