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王亲手把封条打开,又让从人托着,一时之间,却见宣纸轻舒滑下,如流水一般重重叠叠,仔细看去,竟是一幅&ldo;千寿图&rdo;!
所谓的千寿图,乃是由书法名家一至数名不等,以千种不同的字体、风范,写出一千个不同的&ldo;寿&rdo;字。
他恭谨递于太后眼前,太后凝神端详,只见各个精彩,飘逸、厚重、狷狂、秀丽……这一千个寿字,又有哪个是凡品?更奇的是,它还聚集于同一卷轴之上。
卷轴末尾,一行小楷稳重端秀,太后一看便知,这是元祈御笔,她以画扇轻敲静王元祉的额头:&ldo;小猴崽子,又去胡乱花钱?!我老太婆,用得着这么贵重的东西?&rdo;
静王一脸无辜冤屈,苦着脸道:&ldo;母后又敲我的头……我不及皇兄聪明,定是您自小就敲的缘故……这也没花多少钱,是我一个门人看着好,这才敬献的‐‐您贵为国母,普天之下,又有什么用不起,只当是儿子我的一点心意罢了!&rdo;
元祈在他身后听着,不禁笑骂:&ldo;你竟是胡扯,什么不及朕聪明,又扯上母后敲你额头‐‐这是轻巧画扇,又不是万斤巨石!只这一幅千寿图,倒真是看的过‐‐母后便收下吧,这也是他一片虔心!&rdo;
&ldo;你们都有虔心!&rdo;太后笑得欢畅:&ldo;我有你们这两个儿子,此生便不枉了!&rdo;
注:红线隐娘都是唐传奇里的人物,属于女子中的奇侠巾帼。
第33章生隙
静王仍是笑得精灵:&ldo;母后瞧着好,儿臣心里就妥帖了‐‐哟,嫂子们都在这啊,小弟这厢有礼了!&rdo;
他唱念俱佳的作戏子样,施了一礼,配着他华美极致的外表,半点不显油滑,只逗得嫔妃们娇笑不止,耳边听着他那一声&ldo;嫂子&rdo;,心中都很是受用。
晨露冷眼望着这位潇洒佻脱,玩世不恭的静王,想起了关于他的种种传闻。
静王虽然口口声声母后,却实不是太后所生,他的生母惠妃,亦是出自门阀林家,从辈分上讲,是太后的堂妹,在他六岁时,感染时疾而薨。
他自小聪明绝世,三岁时就能咏诗,且言之有物,让太傅惊叹&ldo;此子非池中之物&rdo;,但年岁渐长,却耽于逸乐,做出好些荒唐事来,先帝几次都要重责,只是有太后这位嫡母袒护,总也无可奈何。
他生得如此风华,又是今上爱弟,正是京中闺秀梦里心仪的对象,只是他性情不定,总也不肯迎娶一位正妃,太后无奈,也只得由他‐‐只是那些风流逸事,也是短不了。
在众人的啧啧称奇中,早有宫人把千寿图悬挂于正堂之上,随着管事一声吩咐,只见一盘盘珍馐佳肴源源而来,每个几案上都是杯盘玲珑,碗盏莹润,有眼尖的,早就认出,这些是云州秘制的琉璃与瓷器,各个价值千金。
元祈在太后下首坐定,一眼便瞥见这些珍珑器具,他眉间掠过一道不易察觉的怒气,随即便若无其事。
晨露瞧得真切,低下头去,掩住了冷笑‐‐太后的长兄林邝,继承了林家所在的云燕二州,又乘着十数年前,鞑靼南侵的机会,打着&ldo;匡扶社稷&rdo;的大旗,会同了几位藩王,一起出私兵参战。
在此战役中,他们的私兵,并无多少建树,却趁着周浚截断鞑靼补给,使之退却的当口,侵占了好几千里土地,再不肯归还朝廷。
林邝为人jian险,尤不满足,居然上表朝廷,大大表了一番自己的功绩后,隐晦提出,欲成第一位外姓藩王。
听宫中传言,太后在那日接到兄长的奏折后,勃然大怒,几欲杖毙使者,随后在二哥的劝说下,好不容易消了雷霆之怒,却驱逐了使者,严令兄长不得有非分之想。
不料,几日后,又一位秘使前来,也不知他对太后说了什么,第二日,太后的口风就有所缓和,终于在十几日后,林邝又取得一次小胜的当口,传诏天下,封他做了本朝第一位外姓藩王‐‐襄王。
对这样一位jian诈、专横、跋扈的舅舅,元祈虽然不欲多谈,几次旁敲侧击之下,却知他是深恶痛绝。
看着眼前这些云州的器物,这位九五之尊心中,定然很不是滋味……
太后瞧着自己儿子,见他并不动筷,知道是因着自己的缘故,莞尔道:&ldo;皇帝你不必拘礼,我知道你孝顺,却也不必拘泥于这些繁文缛节。&rdo;
元祈挟一片珍蘑吃了,只觉得清慡可口,不由赞道:&ldo;母后这边厨子,果然了得。&rdo;
太后横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ldo;哪是什么厨子好,这珍蘑是襄王那边,六百里加急送来‐‐惟恐你这外甥吃不上鲜的,乃是从临近鞑靼的边塞之地摘来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