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一百一十章看望师父(1)
周四的清晨,姜鸿辰很早起床,他一边打着哈欠,一遍洗漱,穿上整齐的衬衫和西装,准备去济南出差,他的行李已经准备好,所有的文件和资料都整齐地装在在文件包里,摆在书桌上。他计划在上午完成签到后,抽出时间去拜访他的师父。毕竟他已经拜师5年了,平常他也专程去过几次看望师父,只是今年因为各种事务繁忙,还未有机会。奇妙的是,这次派他去济南出差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姜鸿辰的师父,法光老和尚,1923年出生。1998年起,他开始在千佛山的兴国禅寺担任住持,姜鸿辰是在1995年的一次机缘下来到兴国禅寺,偶遇法光老和尚并接触佛法,姜鸿辰拜他为师,法号界欢。
姜鸿辰的眼前浮现出,千佛山兴国禅寺西门的那副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津人”。换言之,生活在尘世中对权位财禄执着的人们,会被寺庙清晨的钟声以及夜色降临时的鼓声唤醒,去抛却对世俗欲望的痴迷。同样,那些在茫茫人海中孤独苦寻的人,也会被佛号的梵音召回。这是一副经典的警世联,其内含的深刻道理,无疑是令人深思,并会促使人们进行自我反思。
还有弘一法师留下的碑文:“智慧无边不可说。光明照世为所归。”同样充满哲理,让人深省,引人深思。
姜鸿辰在上午十点左右抵达济南,便马不停蹄地处理完会务手续。吃过午饭,简单洗漱一番,便带着一颗平静的心前往千佛山。
兴国禅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位于千佛山之首。依山而建,整个寺院有七座殿堂,错落有致,构成四个院落。寺院深邃幽静,景色秀美。寺内最吸引人的是南崖的千佛崖,这里有9个石窟,是隋开皇七年至二十年间(公元587—600年)刘茂景所造的佛教凿石造像,还有部分是唐代贞观年间造像,尚能看出全貌的有130余尊,镂刻精湛,是研究隋唐石刻艺术的重要史料。
姜鸿辰缓步走进兴国禅寺,他感到这里的氛围与外面世界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默默地欣赏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表的宁静。
他走到南崖的千佛崖前,仔细地欣赏着这些凿石造像。每一尊佛像都各具神态,栩栩如生。他感叹着古人的智慧和技艺,同时也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
此时,一位和尚走过来,看到姜鸿辰一脸的敬佩和感叹,便向他解释道:“这些佛像代表着佛教的智慧和慈悲。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沧桑。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安详。”
姜鸿辰听到和尚的话,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与世隔绝。在这里,他可以放下世俗的烦恼和压力,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自在。
姜鸿辰双手合十口诵:“阿弥陀佛”,点头致谢!
姜鸿辰穿越了历史悠久的院落,每一步都仿佛在走向一段尘封的历史,每一条青石路都记载着岁月的痕迹。他心中充满了敬畏与虔诚,因为他知道,他即将面对的是一位智慧深邃、人格高尚的人——他的师父。
姜鸿辰的心情愈发虔诚,他深吸一口气,迈向了方丈室。这是师父的居所,也是他心中最向往的地方。他轻轻推开门,看到了坐在禅垫上的师父。阳光透过古老的小窗子洒在师父的脸上,使他看起来更加慈祥和蔼。
姜鸿辰双手合十,向师父深深地鞠了一躬,表达他对师父的尊重和感激。然后,他坐在师父的对面,满怀期待地询问师父的近况。
“我最近很好,界欢。”师父微微一笑,脸上流露出安详的神色。
师父法光老和尚打量着眼前成熟稳重的姜鸿辰,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他缓缓地说道:“界欢,能抽空来看望师父,实属难得。你的修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是时候多发挥佛法在世间的作用,利益众生。”
姜鸿辰恭敬地道:“多谢师傅关爱指引,我会继续努力修行,弘扬佛法,以慧解众生烦恼。”接着,他把在北京工作的事情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师父。师徒二人相谈甚欢,聊了许多关于修行、弘扬佛法与救度世间生灵的话题。
姜鸿辰先请教道:“师父,此次行程中我不禁深感世俗喧嚣与修行禅定间的巨大差异。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如何能够让入世修行者在世俗与修行之间找到平衡,保持内心的平静呢?”
法光法师微笑道:“好问题!世俗人生所需应对的事务与诱惑,确实可能让人分心,使修行者难以专注。然而,要知道,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涤除心中杂念,找寻到内心的平和,才是真正的修行。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带着观察、学习与用佛法洗净心灵的目的,将面对社会中的种种事务,也算是一种修行。”
姜鸿辰点头,继续提问:“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静坐修行呢?”
法光法师回答:“静坐修行并不一定是完全摒除世间纷扰,而是学会在过去的事物与未来的设想之中,找到当下的平静。在入世修行者的日常生活中,要把握适当的空闲时间进行静坐修行。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让身体、心灵逐渐安定。关心你周边的空间,调整你的呼吸,让心灵慢慢平静。”
听了师父的指导,姜鸿辰深有感悟。他说:“师父,我明白了,修行的关键不在于逃离世俗纷扰,而是应该在纷扰中修行。通过实践佛法,我们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和环境中找到适应,维持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法光法师点头称赞:“没错,只有通过不断观照内心,才能在道路上持续向前。对入世修行者来说,在世俗的生活里亦可以找到禅修的机会。面对世间种种变化,发挥佛法无穷的智慧,去懈怠心中杂念,为众生带来福慧。”
姜鸿辰真诚地道:“谢谢师父悉心教导,我会牢记师父教诲,在修行和世俗生活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砺,总是保持一颗平和、智慧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