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之桐有些遗憾,“就是模具有些费力,好多材料都没有。钢筋生产太费劲,添加剂也不成熟,只能使用现有的。”
“慢慢来吧,科技总是一步一步发展的,咱们就是普通人,不要妄想着改变这个世界什么。
如果太冒进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会给自己带来性命之忧。
力所能及的做自己喜欢的,让自己活的开心就好。”杜守恒叹道。
“嗯,我喜欢使用混凝土,它造价低,效率高,节省人工,还抗渗抗腐蚀;也喜欢青砖灰瓦,石板小路,坚固美观。
咱们尽量在不破坏原有基调的情况下,做一些有利的改变就可以了。”黄之桐最近也在想这个问题。
“好,我们一起来,既让自己活的轻松一些,也让他人活的轻松一些。”杜守恒乐观的笑着。
时间一晃几天过去了,黄之桐在窑场和河道工地上奔波,晚上还要跟杜守恒去码头那边实地勘察。
多数的时候都是作为一个“老师傅在带徒弟,”特别是在工地的时候,身后都是跟着一群人。
那一群人里头,祝景澜俨然成为学的最快的那个,也是缺席最多的那个,在的时候总是站在她最边上,有事无事小窦小窦的喊着。
她佯装没有听到,只看见杜守恒瞧他时那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当然很多的时候他是不在的,要么出去了,要么在农舍睡觉。
但那个人却从来没有提过一次他的夫人,也从来没有去赵家看过他夫人一次。
但他的“夫人”却没忘记他,正月十四便假装从赵府给他递了一封信,催促他正月十六回固州。
可是正月十五那天,窑场出了状况。
缺少人手,他们一共开了两孔窑,有经验的老师傅就三个,偏生那天,一个老师傅生病了,上工的师傅就两个。
两个人看两个窑孔,有些忙乱,便疏忽大意了。
加上堆积的煤炭有些受潮,烧窑的时候燃烧不充分,温度上不来,导致堵窑了。
一堵就是两孔。
黄之桐有些懊恼,欲速则不达,自己还是急躁了些。
这么多年以来,从最初忍气吞声到后来平心定气,她以为自己已经成熟。
怎么没想到已经活了下来,眼看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怎么这点小事儿还如此沉不住气。
赚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她望着眼前两个窑孔,调整自己心态:“明儿才是新年正式开工,今儿就当试错了。咱们清窑吧,重新开始!”
看她拿着工具一头扎进窑孔里。
张管事越发的看不懂:即便与国公府断了往来,国公爷府对她不闻不问,可是驰勇将军也给了不少私产,怎么还热衷于烧窑。
堂堂少夫人居然干这种脏活累活,就为了这个叫水泥的东西?那个杜主事到底许她什么好处?
只有自己知道有什么好处的黄之桐,这一干就是好几天,清完窑,又带人把原材料打开晾晒,重新堆积,所有窑孔都检查无误才点窑开始烧制。
等她从窑场宿舍里睡醒,伸展酸疼的身体才想起来已经正月十九了。
她急急问清明:“赵夫人那边可有要传话的?”
清明回道:“赵夫人说,大爷去帖子要去看您,她说带你去庙里烧香给回了。”
给回了?!白约了!自己放了人家鸽子。
清明又道:“刚才杜主事来找过少夫人,说什么码头那边要最终确定契约,请您有空务必去寻他。”
码头的工地用水泥,要签契约了,这事儿也该落实。
黄之桐顾不上其他,起身去寻杜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