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站起身,神情严肃地说道:“陛下,目下燕云马场的筹建诸事大体顺遂,不过臣在督理监察之际,亦察觉到了一些潜藏的隐忧。”
“就拿选址一事来说,敕勒川那片草原地势平旷,水草繁茂,本是兴建马场的绝佳之地,然而此地毗邻边境,一旦战事突起,马场便极易遭受侵袭,实乃一大隐患。”
“再者,于人员管理这方面,随着马场筹建事宜的逐步推进,参与其中的人愈发繁多,如何使得这些人员皆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严守规矩,亦是当下亟需重视的一大难题。”
李世民闻言,微微沉思片刻,说道:“陈爱卿所言甚是在理,此等问题确实不可小觑。”
“关于选址一事,可再行商议,瞧瞧能否寻得更为妥善的解决之策。”
“至于人员管理这一难题,李爱卿,你需速速制定一套完备周全的管理制度,将每个人的职责与权限一一明晰,加强对人员的监督与考核力度,务必使他们能够严守纪律,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臣遵旨!”李纲和陈东齐声应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世民扫视众人,缓缓说道:“诸位爱卿,燕云马场的营建诸事,乃我大宋眼下之头等要务,其成败关乎我朝兴衰荣辱,干系重大。朕殷切期望尔等能和衷共济、勠力同心,不畏艰难险阻,将一切难题尽数克服,务必保证马场能够如期顺利建成。”
“朕深信,有了诸位的齐心奋进,我大宋的军事雄威定能大幅提振,我大宋的社稷江山也将愈发坚如磐石、安稳无虞。”
众人闻言,齐齐抱拳,躬身行礼,而后齐声禀道:“陛下重托,臣等岂敢轻慢?定当倾尽全力,不遗余力,必不负陛下所望!”
李世民微微点头,面露满意之色,“甚好,今日朝议便先至此。诸位爱卿日后若有新的见解或是有所发现,可随时向朕禀明。”
众人闻听此言,纷纷起身,抱拳躬身,行了一礼,而后依序退出御书房。
待李纲等人离去,李世民仰靠在龙椅上,双眼微闭,脑海中却如同走马灯一般,不断闪现着方才与李纲等人商讨的种种事宜。
燕云马场的筹建,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关乎大宋的未来,也承载着他对这片土地的无限期许。
李世民深知,这不仅是一项军事建设,更是一场关乎国运的豪赌。
就在李世民沉浸在思索之中时,御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来。
李世民微微睁眼,便看到赵佶笑眯眯地走了进来。
赵佶的脸上带着几分悠闲与惬意,仿佛还沉浸在昨晚在樊楼的风流韵事里。
赵佶笑意盈盈,温声说道:“桓儿,今日可累着了?”
李世民坐直身子,微微欠身,恭敬行礼,应道:“爹爹,今日主要是与诸位大臣商议了燕云马场的筹建事宜。议事之时,各位爱卿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诸事进展倒还算顺利。”
赵佶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端起桌上的茶盏,轻抿了一口,“这燕云马场,可是个大事儿。不过有你这般用心操持,还有一众忠心耿耿的大臣辅佐,爹爹相信,定能顺利建成。”
喜欢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请大家收藏:()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