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小船最怕大风,有翻船的危险;坐大船最怕涨水,遇到桥洞过不去。
好在他们的出门的日子是黄道吉日,一路顺顺利利。
扬州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毕竟是盐商汇聚的大城,比高邮小城热闹得多。
晏小一到晏小六把家里打扫干净、布置得很有过年的气氛。
晏珣进门时,发现后院石桌上摆着棋盘,看样子不久之前,小一到小六在下棋。
他们一回来,养子养女们立刻忙前忙后的伺候,棋盘也忘了收。
若是苛刻的主家,这个时候要开骂了……王徽没有骂,和晏鹤年一起给他们发了过年的压岁钱。
“多谢娘!多谢爹!”便宜孩儿们兴高采烈,“祝爹娘早生贵子,祝珣哥金榜题名。”
“好!你们也平平安安。”晏鹤年很和蔼。
过年嘛,就要听吉祥话。
不一会儿,吃的饭菜、洗澡的热水就准备好了。
一家人吃饱喝足、洗去劳累,各自回房休息。
阿豹和常欢对石桌上的棋盘感兴趣,央着最年少的晏小六教他们。
“这叫‘逍遥’,你们不会吗?相公们下围棋,哪有我们的逍遥有意思。”晏小六热情地教侄少爷。
闲着的晏小五也凑过来,四个人下“逍遥”、赌过年的压岁钱。
谁输光了不许哭!
晏珣对这些小孩子的游戏不感兴趣,到了他这个年纪,只对卷爹读书感兴趣。
第二天有人送春牛来。
南边习俗,立春日要“送春牛”,穷人做泥牛送到有钱人家,可以得到赏钱。
春牛五六寸大小,涂了红色,还搭配着一个小人……是芒神。
送春牛的时候,还有人吹唢呐,将芒神供到神案上。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
唢呐一响,左邻右舍出来看,笑着招呼:“两位相公回来了?哦,今年要接灯吧?”
“是!”晏珣回应,“您过年好啊!”
“过年好!”
送春牛,吹唢呐,春天的序幕徐徐展开。
元宵节是十三上灯。
提前两天,街上就看到送灯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