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我爹除了读书啥都会听书 > 第156章 艰难抉择的考官们(第2页)

第156章 艰难抉择的考官们(第2页)

生僻字不怕用,可怕的是变成错别字。

“可惜了。”这位同考官无情地标了一个“叉”。

他神色漠然地拿起下一篇卷子……看了那么多文章,精神已经麻木,再好的文章都难以牵动情绪。

但是下一篇却让人精神一震。

“妙极!粮食储备和赈灾还能这样?嗯……这就考验地方官的廉洁了,但这是应有之义!”

他再细看这个考生的其余经义文章,发现这个考生底蕴深厚,眼光格局很大,常有发人深省之语。

读着此人的文章,犹如大夏天吃了一片井水浸凉的西瓜,爽快!

他满脸喜悦地标了一个“圈”,传给下一个考官。

乡试阅卷的规矩,一个考生的文章能够得到这一房考官的一致认可,才送到主考官手里。

如果同考官意见不一,副主考来裁断。

另一个同考官见同僚连声称赞,好奇地接过来,看来之后也点头:“言之有物、朴实又诚挚,有唐宋大家之风。”

会是谁的卷子呢?

脑海里闪过一个个知名才子的名字……但有名的秀才实在太多,一时猜不准。

这两位都是治《礼记》的,能够在自己的本经一房看到如此优秀的后辈,实在喜悦和欣慰。

同考官将自己这一房的优秀卷子送到主考官处,吴情、胡杰再次批阅。

吴情面色冷素,他来南直隶做主考官的消息一出,坊间就有传闻他会偏袒无锡考生。

那些传流言的人,以为他会因避讳故意打压同乡吗?

君子坦荡荡,该录谁就录谁,问心无愧!

胡杰是江西人,他跟南直隶各府都没有利益关系,心态很平和。

“这个考生的《尚书》经义答得真好!我已经多年没见过这么优秀的《尚书》时文!”

他忍不住赞叹:“‘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此人将君王之德比喻为承载天下的容器,四时变化、家国庙堂、士农工商都可用德以化之……”

送试卷的提调官闻言低下头,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他们苏州的大才子徐时行,本经就是《尚书》!

看样子,解元一定是苏州人!

吴情看着手中的卷子出神,一时没有回应。

过了一会儿,他递出卷子,郑重地说:“这里有一个修《易经》的,我简直不知道文章是人写的还是神写的。”

这个比喻实在太夸张,胡杰都吓了一跳。

他连忙放下手中的卷子,接过那份《易经》考生的卷子,看着看着整个人都呆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