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
好吧,工作狂的想法他不理解。
既然是觉得闲着无聊,那就给他找点事做。
不过继续当丞相肯定不行,后起之秀太多了
(),丞相的工作量又太大。真让他一直当丞相●()_[((),旁人别是以为他父亲苛待老臣,不许别人回家颐养天年呢。
扶苏坚决不肯承认自己是喜新厌旧。
他还道:
“我方才安慰李丞相才那么说的,实则萧何年纪也不小了。”
萧何看着年轻,也快四十岁了。李斯老占着相位,不得把人家拖成和他一样的老头子?
还有蒙毅,也等着相位空出来呢。
扶苏琢磨了片刻:
“两个丞相是不是少了点?”
反正都是要搞分权,多弄几个丞相也不是不行。比如每个丞相配两个副手,还能减轻一点丞相的工作压力。
这样一下子就有正副六个丞相了唉!
扶苏跃跃欲试。
然后他的跃跃欲试被他爹摁回去了。
始皇头疼地戳了戳他脑门:
“官职是能说改就改的吗?你当这是分肉呢?”
之前扶苏说他自己不太擅长搞制度改革,始皇还觉得儿子是谦虚了。现在看来他确实不行,想一出是一出的,还得有人看着他点。
丞相的权利分散要考虑到方方面面,比如这么一来会不会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再比如多相争权会引发的后果等等。
扶苏也就是仗着他和他爹能压得住臣子,不怕底下人闹起来,才敢胡来。
换个没本事的皇帝,分分钟被六个丞相联手架空。然后朝堂就没皇帝的事了,六相分权各自为政,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
类似的事情在历史上不是没发生过。
晋国是怎么被三家瓜分的呢?一开始就是晋文公设立了六卿制度,让那六个职位把控晋国的军政大权。
然后到了晋平公的时候,国君压不住六卿了。
六家互相倾轧,你来我往地折腾了好些年。最后六家打得只剩下三家,他们商量商量,决定拆伙。
反正晋国这么大,他们一人占一部分也很够用了。周烈王于是给他们三家封了诸侯,无人在意晋国公室的想法。
扶苏蔫蔫地听着父亲讲解历史,借此提醒他不要胡闹。
道理他当然是懂的,这不是说高兴了口嗨一下吗?他才不会随意去动父亲设定的朝堂制度呢,他也就顶多能改改和政权无关的小体制。
扶苏举例子证明自己不会胡闹:
“我上辈子就没这么弄过,我知道分寸的。”
始皇一想也是。
上一世扶苏还是很乖的,父亲留下的制度基本都没动过。他不擅长这个,他就不去瞎折腾,免得不小心玩翻车了,给子孙留下巨大隐患。
始皇帝缓和了神色:
“阿父不是在指责你,只是担忧你犯了错叫后人批判。”
扶苏叹气:
“治国真是太难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越是深入其中,越不敢轻举妄动。所以扶苏一向只做他有把握的事情,和很多君王比起来就显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