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内阁首辅、皇帝的宠臣严嵩的一席话,丁汝燮无话可说,主战的勇气消失殆尽,任由俺答在京城横行霸道,肆意掠夺。
------------
章四十七肃杀视朝仇鸾攀升(1)
------------
嘉靖皇帝坐着御轿来到&ldo;豹房&rdo;,那是他心驰神往的地方。这么多天因为鞑靼围困京城,他几乎把这儿忘了,要不是仇鸾提起,他真的又要在宫里守着叶玉娘了。
就在俺答重兵围困京城的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三日凌晨,朝廷文武百官盼了几年的日子终于到了。他们鸡叫三更起床准备,天不亮便穿着整齐的朝服,来到雄伟庄严的奉天殿前,等待着嘉靖皇帝的召见。
嘉靖皇帝自从八年前宫变移居西苑,一直没有上朝会见过文武百官。为了这一天,许多正直的官员冒死进谏皇帝,强烈要求他上朝勤政,躬身理事。但皇帝却不顾臣僚们的请求,沉溺在醮斋静养等虚幻的神道鬼影之中。这些年来,朝廷官员换了一批又一批,有的官员连皇帝的影子都没有看见过。今天,面对鞑靼数万骑兵围困京城,城池被毁,财物被抢,百姓遭殃,人心惶惶的局面,嘉靖皇帝能够拂去神秘的面纱,答应亲自上朝,会见朝廷群臣,也算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在奉天殿外,一大早便可看到文武百官齐整整地站在那里,脖子伸得长长的等待着皇帝的出现。太阳升起,已经当顶,还是看不见皇帝的影子。众臣的心情仍然是激动的,他们想皇帝快要出现了,只要能看见皇帝,就是饿肚子、受烤热也是值得的。臣僚们擦擦脸上的汗水,再看看已上中天的太阳,心里有了忍耐的感觉。
又过了一个时辰,日已西斜,文武百官望眼欲穿,但嘉靖皇帝还是没有出现。这时,在场的官员们不免口干舌燥,心慌意乱。有的官员深深了解皇帝的脾气,每当朝廷有事,国家有难或是他的心情不好时,他都是用杀、杀、杀的办法,一剑了之!想想眼下这种糟糕的局势,又不知道谁会当刀下鬼了。
在文武百官中,此刻想得最复杂的要数兵部尚书丁汝燮了。他想想自己在嘉靖时期所经历的一切,不觉心跳加速。特别是面对鞑虏兵临城下,自己身为兵部尚书却未能有所作为,不能为皇帝分担国难之忧,皇帝追究下来,有口也难辩呀!突然,众臣呼啦一下站正,才将丁汝燮从幻想中拉回来。
午后又过了两个时辰,嘉靖皇帝在宦官的搀扶下,缓缓来到奉天殿。群臣见此,立即行跪拜礼,口中连声高呼万岁。皇帝凝眉肃脸坐在龙椅上,只见他面色憔悴,略显蜡黄。怒目直视虔诚的文武百官,半天一言不发。文武百官跪在地上,紧张的额头上汗珠直冒,身体不住颤抖,个个屏住呼吸,不敢有一点声响。这样相持有半支烟的工夫,中官太监才高声喊道:&ldo;命礼部尚书奉敕谕‐‐&rdo;嘉靖皇帝随即退出,文武百官跪毕起立,听中官宣读皇帝谕旨:
今虏酋以我为敌,逆贼入侵畿地,各当事之臣全不委身任事,说:&ldo;上不视朝,我亦不任事。&rdo;平时朕曾说君主享受而大臣辛劳,有些人暗中以朕的话为借口,掩盖自己的不忠,在胡虏围城之时尤为突出。哪里有主忧臣辱之事呀,他竟敢眼睛盯着朕上行下效起来,真是太放肆了!朕在深更半夜也亲自处理国家的大事呀,几名内阁辅臣整夜伴随着朕的左右,未敢有半点懈怠,贻误军机。而你们要求朕坐在朝堂之上,有何用处呢?对于欺骗天神和朕的那些小人,谏官却不监督弹劾,偏偏盯着朕不上朝来做文章,你们想恐吓朕啊,以获取为国为民的美名。这些人不是乱党即是奸臣,竟敢来欺骗君主!各误国事的大小诸臣,要一一落实姓名,参劾定罪;其余的官臣要同心协力,关心国事,凡有谋略可以帮助朝廷击退逆贼虏寇的,人人都可以尽言,如再有像以前一样玩忽职守的,当以军法论处!
站立在奉天殿内外的大臣们听着皇帝的谕旨,身上不觉大汗淋漓,两腿发抖。他们从天不亮一直在这里等待,祈求皇帝给他们带来慰藉,带来力量,谁知站了一天却听到皇帝如此的政令!
那天,嘉靖皇帝批准徐阶所拟用之计,迅速派使臣将朝廷的要求通报给俺答。那俺答也不是好糊弄的,将那一纸文书往毡毯上一扔说:&ldo;等我抢好了再退去吧!&rdo;于是下令各部官兵抓紧时机抢掠财物。一时间,京城内外的村庄民宅又迎来胡虏大规模的扫荡。
当天晚上,嘉靖皇帝采取果断措施,将驻守通州的都御史王仪、巡抚蓟辽的都御史王汝孝、蓟州总兵罗希朝逮捕下狱。同时谕令原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尚书杨守礼、总督宣大侍郎刘源清、兵部侍郎史道、右副都御史许论等人,迅速赶赴京城,听候使用。
嘉靖皇帝一边整肃军纪,一边调兵遣将,一切布置停当,刚在危难中担挑大任的商大节也做好了准备,欲与俺答决一死战,哪知俺答军包围京城三天后,抢到手的财物已经装不下,载不完,又经过筛选,将那些贵重物资满载车上,于夜晚悄悄撤退。他们迅速退到清河以北,又分兵去天寿山掘掠明帝诸陵中的金银珠宝。
嘉靖皇帝得到消息,气得暴跳如雷,立即谕令各关口坚守将士,严把关口,不得放俺答出塞,同时又令驻扎在京城的仇鸾派兵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