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嘉靖玩弄大臣 > 第237章(第1页)

第237章(第1页)

大家很快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郑民上前谢恩道:&ldo;谢我皇英明,令微臣得以澄清名声,微臣的愿望已足,怎么敢奢望金银满船呢?微臣承蒙圣恩回家省亲,见北方的砖瓦色美质好价又廉,家乡来信说修祖祠正缺砖瓦,故买了几船带回老家。皇上圣明,使微臣免蒙不白之冤。&rdo;

嘉靖皇帝一听,脸上露出欢喜,顺水推舟地道:&ldo;难得这一片孝心,你就安心回去休假吧。&rdo;转而又指责严嵩捕风捉影,虚张声势,怒道:&ldo;以后再如此陷害忠良,定不饶恕!&rdo;说完气冲冲地回宫去了。

皇帝回到宫殿,已是黄昏,用膳的时候脸上还是老大不高兴,严月英早已看出,劝说道:&ldo;谁又惹皇上生气了?&rdo;她乖巧地放下碗筷,用柔嫩的小手在皇帝的额头上摩挲着说,&ldo;我要让皇上的眉头舒展开,快快乐乐的,年轻气顺,长命百岁。&rdo;

嘉靖皇帝经月英一阵按摩,气顺了许多,将严嵩诬告徐阶、郑民的事说了一遍。月英一听是自己的老爹惹的事,心里一紧,想只有让皇帝更加开心,忘掉这件事才好哩。于是,她以更加柔媚的姿态取悦皇帝,不一会儿便将怒气冲冲的皇帝撩拨得神情舒展,火气全消。他也放下碗筷,一把抓住月英的小手搁在嘴边亲吻,情到之处,轻轻用嘴咬了一下。月英啊的一声,撒娇地倒在皇帝的怀里,那双小手却不停地在他的大腿间摩挲,如游龙似的从大腿窜到胸前,再回转来伸到腿根……皇帝被她撩拨得神驰意荡,仿佛回到玄修的境界,却是色迷茫茫的。

躺在皇帝怀里的严月英莺声燕语地悄悄说:&ldo;皇上,想吗?&rdo;

嘉靖皇帝正是心猿意马的时候,听到这娇滴滴的燕语,情液似波,荡漾在脸上;淫欲如滔,翻滚在心中。他抱起月英钻入寝宫,把她放在床上后又去服用&ldo;人元丹&rdo;。两人坐在床上,极尽抚摸亲吻。严月英将女人的媚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贤淑、柔顺、漂亮、美艳,在皇帝眼里,她是至纯至洁,绝佳绝丽的。皇帝的眼睛色迷迷的,用双手捧着月英粉嫩的脸颊认真地端详起来。可是锦帐里面的光线太暗,此时的皇帝眼已蒙眬情已醉,再加上朦胧的光线,确实无法看清心上人的美丽,于是,他丢下月英的粉脸说:&ldo;等朕把烛光移至帐内,细细看看你这个小仙女,一定要把你的美丽装进朕的心间!&rdo;他亲自下床将火红的蜡烛端过来,当他掀开帏帐要将蜡烛放进去时,那火苗却舔着锦帐,噗的一声,锦帐被点燃。皇帝一慌乱,丢下蜡烛,抱起月英就往外跑。幸亏他只顾丽人,跑得及时,两人才幸免于难。

------------

章五十六掠财被戏睹颜烧宫(4)

------------

他们站在外面看着火苗借助风势,噼噼啪啪地直往上蹿。一会儿,宫中一片喊叫声,&ldo;救火呀,救火呀&rdo;皇帝并不管这些,他紧紧地抱着严月英向西苑的另一处寝宫逃去,嘴里不住地安慰月英道:&ldo;这火烧得好,这火烧得好,它在给咱俩增添激情哩!&rdo;

这是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晚,永寿宫这边的大火在熊熊燃烧,人们忙着端水扑火,皇帝却与月英在另一边兴趣不减,正在龙床上翻江倒海,腾云驾雾。他所服用的&ldo;人元丹&rdo;作用一出,性猛异常,直将那小月英当作一只小白兔,肆无忌惮,随意撕扯。严月英被他撕咬得精疲力竭,呻吟不断。皇帝一听到她那母性的微弱的呻吟,心潮激荡无限,一种强征暴掠的血性迸发出来,势不可挡。他紧紧搂着月英软绵绵的胴体,感觉到已经将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嵌进这柔美的身躯,在里面肆意挥洒,纵横驰骋。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才听不见火烧的劈啪声和人们抢火的吆喝声。烈火烧过,万籁寂静,夜又恢复混沌。皇帝伸了伸懒腰,松展筋骨,舒服到极点,突然感觉疲惫,于是,丢下月英,酣然入睡。

------------

章五十七扶乩辨奸私访严宅(1)

------------

他好奇地走上前去掀起珠帘一看,只见那后厅的正上方设着龙案宝座,上面坐着一个身穿龙袍的免冠小皇帝。他的两边站着配有锦衣校服的小侍卫,身后站着两位撑着黄盖伞的女童。

嘉靖皇帝住了近二十年的永寿宫被一枝香烛而烧,可不是一件小事。这事并不是指追查责任,在皇宫里除了皇帝,谁也不敢提出查找失火的原因。问题是皇帝再住到哪儿去呢?第二天,皇帝因为眷恋月英,不能没有一个住处,不得不临时搬进玉熙殿。那里久不住人,宫殿狭小不说,且十分潮湿,对皇帝的关节大大不利。皇帝住在里面,整天感到如有跳蚤相随,身上极为不舒服。没有一个大臣主动为皇帝的住处操心,皇帝实在憋不住,宣召内阁首辅严嵩和次辅徐阶到玉熙殿体验一番,询问他们应该怎么办?

严嵩坐着肩舆进了禁苑。这乘华丽的肩舆是他八十岁生日时,皇帝特别赏赐的。皇帝对他恩宠不减,一刻也离不开他。虽然皇帝对于自己以后要住在哪里,早已有了想法,但还是要听听辅臣们的意见。

严嵩位居朝廷二十多年,与儿子严世蕃一起,每次将皇帝的心事都猜测得八九不离十,即使欲加害于人,所写奏疏也总能正中皇帝下怀,让人感到皇帝对严嵩是言听计从。这次前往禁苑,儿子世蕃正在为母亲守孝,不能与他商议,不知皇帝又要出什么难题,结果会如何呢,严嵩不得而知。实际上,对皇帝以后应该住在哪里,作为首辅的严嵩已经想过,眼下正在重修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工程浩大,用度无数,早已掏空国库,哪里还有多余的财力去重修永寿宫?按理说皇帝应该借此机会回到大内去,这也是朝廷文武百官,公卿大臣的主张。但严嵩知道,自从嘉靖二十一年发生的杨金英等宫女谋杀皇帝的&ldo;宫闱之变&rdo;后,皇帝不敢再回到大内,一提起大内,就心惊胆战,如果盲目建议皇帝回到大内,那不正犯了皇帝的大忌吗?严嵩觉得应排除众公卿大臣要求皇帝回到大内,恢复朝仪,视理朝政的意见,站在皇帝一边为皇帝考虑,这样才能得到皇帝的欢心。于是,严嵩向皇帝建议道:&ldo;皇上不如去住南宫(即重华宫)吧,那里刚刚修葺一新,环境幽雅,正合适。&rdo;严嵩为自己考虑得周到细致而扬扬得意,认为这个建议一定会博得皇帝的欢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