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榆翔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一言不发。他心中已然看透皇太极的用意,后金定是想借此盟约争取时间,恢复实力,日后再图大业。但大明如今的局势也不容乐观,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威胁,两线作战让大明疲惫不堪。此时确实需要一段和平时期,整顿军备,安抚百姓,恢复国力。只是这盟约一旦签订,如何保证后金遵守约定,又如何在和平时期做好防范,是个棘手的问题。
崇祯皇帝似乎察觉到了榆翔的异样,目光看向他,问道:“榆翔,你对此事有何看法?为何一直沉默不语?”
榆翔心中一凛,赶忙出列,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后金此次求和,虽动机不纯,但大明如今也确实需要休养生息,避免两线作战。这盟约可签,但需附加诸多条件,限制后金的行动。同时,我军应在边境加强防御,暗中整军备战,不可因盟约而懈怠。如此,方能在争取和平的同时,确保大明的安全。同时加紧时间剿灭流寇”
崇祯皇帝听后,微微点头,陷入沉思。
很快,在双方的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缔结盟约的事宜尘埃落定。这份盟约详细条款如下:
其一,双方划定明确边界,以辽河为界,后金不得越过辽河以东,大明不得跨过辽河以西,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越界侵扰,如有违者,视为挑起战事。在边界处设立互市,定期开放,促进双方贸易往来,交易公平公正,不得强买强卖,由双方各派官员共同监管。
其二,后金需向大明称臣纳贡,每年进献一定数量的特产,如人参、貂皮、东珠等,以表恭顺之意。同时,大明也会相应地回赐一些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品,以示安抚。贡使往来,必须遵守大明礼仪制度,不得有僭越之举。
其三,军事方面,双方各自削减边境驻军数量。大明将在靠近后金边界的地区,将驻军数量减少至战前的三分之二,后金同样需按比例削减其边境驻军。同时,双方约定不得在边境地区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如有必要的小规模演练,需提前通报对方,避免引起误会。
其五,关于朝鲜问题,后金承认朝鲜为大明藩属国,尊重朝鲜与大明之间的宗藩关系。后金不得再对朝鲜发动任何形式的军事进攻,不得干涉朝鲜内政。大明则负责维护朝鲜与后金之间的和平稳定,确保朝鲜履行对大明的藩属义务。
这份盟约看似给双方带来了和平的曙光,然而朝堂之上,大臣们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大明的胜利,让后金称臣纳贡,稳定了边境局势;也有人担忧后金只是假意求和,利用盟约休养生息,日后定会卷土重来。而榆翔看着盟约文本,心中深知,这份盟约只是暂时的缓冲,后金的野心不会就此熄灭,大明仍需居安思危,积极备战,以防不测。
在盟约签订之后,朝堂之上气氛庄重而热烈,崇祯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扫视着殿下群臣,缓缓开口道:“此次与后金之战,我大明将士奋勇杀敌,保家卫国,诸多将领更是立下赫赫战功,实当重赏。”
言罢,崇祯皇帝目光落在周遇吉身上,朗声道:“周遇吉将军,作战勇猛,指挥有方,于乱军之中镇定自若,多次击退敌军,为保卫大明边境立下大功。朕特擢升你为太子少保,加授左都督衔,赏黄金千两,良田百顷,望你日后继续为大明效力,保我疆土平安。”
周遇吉赶忙出列,跪地谢恩:“陛下厚爱,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接着,崇祯皇帝看向吴三桂,说道:“吴三桂将军,年少有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屡立奇功,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谋略。朕封你为平辽伯,赐蟒袍玉带,增兵三千,望你不负朕望,再接再厉。”
吴三桂面露喜色,急忙跪地叩首:“谢陛下隆恩,臣必效死力。”
随后,崇祯皇帝将目光投向孙承宗,神情敬重地说道:“孙承宗先生,德高望重,智谋超群,为我大明出谋划策,调度有方,实乃国之栋梁。朕晋封你为太傅,食邑千户,赐府邸一座,以彰先生之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承宗赶忙上前,躬身行礼:“陛下过誉,老臣不过是尽了些绵薄之力,定当鞠躬尽瘁,辅佐陛下。”
最后,崇祯皇帝看着榆翔,眼中满是赞赏:“榆翔,你足智多谋,临危不惧,多次化解危机,扭转战局。不仅如此,你还能洞察后金阴谋,为朕出谋划策。朕封你为少保,领兵部尚书衔,兼太子太保,赏珠宝十箱,宅邸一处,望你日后继续为大明社稷殚精竭虑。”
榆翔心中一凛,赶忙跪地谢恩:“陛下如此厚恩,臣万死难报。臣定当不负陛下重托,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封赏完毕,朝堂之上响起一片谢恩之声。然而,在这一片荣耀与喜庆之中,榆翔心中却隐隐担忧。他深知,后金虽已签订盟约,但野心勃勃,大明的危机并未真正解除。此次封赏,既是荣耀,更是责任,他暗自下定决心,定要趁着这短暂的和平,整军备战,为大明的长治久安竭尽全力。
封赏完毕,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交头接耳的议论声。
一部分大臣纷纷面露羡慕与钦佩之色,对受赏的几位将领赞不绝口。内阁大学士们纷纷拱手向周遇吉、吴三桂、孙承宗和榆翔表示祝贺,言辞之中满是溢美之词。“周将军此次战功卓着,实至名归,日后定能为大明再添辉煌。”“吴三桂将军年少英勇,前途不可限量啊。”“孙太傅智谋超群,实乃我大明之幸。”“榆尚书更是才略非凡,有此栋梁,大明何愁不兴。”这些赞扬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然而,也有一些大臣心中泛起别样的滋味。一些与受赏者平日存在竞争关系的官员,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他们虽也不得不随声附和着祝贺,但笑容显得有些牵强。私下里,他们小声嘀咕着:“哼,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若换做是我,在那战场上,未必不能立下这般功劳。”还有些守旧的大臣,对榆翔这样年轻且破格提拔的官员,心中多少有些不以为然。他们觉得榆翔资历尚浅,骤然身居高位,恐难以服众。
另外,还有一部分老成持重的大臣,虽也为几位将领的受赏感到高兴,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忧虑。他们深知后金的威胁并未彻底消除,此番封赏固然能激励士气,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这难得的和平时期,积极筹备防务,整顿军备。他们在祝贺之余,也纷纷向崇祯皇帝进言:“陛下,此次封赏足以彰显皇恩浩荡,激励将士。然后金狡诈,不可不防,还望陛下能未雨绸缪,加强边防建设,整肃军队,以防后患。”
崇祯皇帝微微点头,对大臣们的反应尽收眼底。他深知,朝堂之上人心各异,唯有平衡各方,才能让大明这艘巨轮在复杂的局势中稳步前行。
喜欢再次回到明朝请大家收藏:()再次回到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