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皱着眉头:“英儿你对文人当真没有半分尊敬?”
不论是摊丁入亩,还是官绅一体纳粮,都能看出朱雄英对于这群当官的抱有极大的恶意。
尤其是其对山东孔府的一系列操作,更是没有将这些圣人之后放在眼中,若是说这山东孔府乃是蒙人,朱雄英并不尊重,可是真正的孔子后人,南宗的孔家后裔,他也并未见到朱雄英对其有多么珍重。
其对待南宗的那群人,更像是找一个吉祥物,来安慰这天下儒生而已。
朱雄英叹了口气,怎么能说他不尊敬呢?对于那些学富五车,一心为公的人,他真的是在敬佩不过了。
但是天下大多数的读书人,不值得朱雄英来敬佩!
老朱厌恶贪官,对于官员有种天然的不信任感,但是老朱又很善待读书人。
那些通过科举有了功名的读书人,老朱在建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规定,给他们各种优待和特权。
从秀才开始,他们就能享受减免赋税,减免劳役。什么见官不拜之类的,使其凌驾于百姓之上。
虽然也让科举读书成为了众人趋之若鹜的存在,但是真的进一步加重了大明王朝的负担。
尤其是后面,土地兼并愈发严重,百姓为了减免赋税直接将自己的田地挂靠在这些读书人的名下,一遇到天灾人祸,这些田地就直接被这些读书人吞了。
甚至有些人一辈子只考了个秀才,便靠这个功名,成了地方上新兴的士绅。
肥了自己,却将大明的税收给吸去了!
“皇爷爷,不是孙儿瞧不起读书人,是他们在掘我大明的根啊!他们接受百姓捐献,为百姓偷税漏税,以此为自己牟利,积攒钱财。等到了灾荒年份,就大肆购买土地。使得百姓无地可种,朝廷失去税收,这些都是都是挖我大明根基之事啊!”
“长此以往,我大明的国库越来越穷,百姓越来越穷,但是那些士绅却会富得流油啊!”
没有办法,后世曾经总结过,为何历代王朝好像不能逃过三百年的魔咒,最后得出结论,那便是小农经济下的土地兼并,在三百年后当达到顶峰。再加上承平日久,人口激增。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就只能奋起反抗!
经过战乱,人口减少大多的土地拥有者被杀,土地被重新分配,之后便是一段长久安稳的发展时期。这便是华夏大地的悲哀,说到底还是土地的分配不均。
现有的土地被大量吞并,人口的大量增长土地的产出不足以养活众多的人口。
朱标皱着眉头:“你可知此举一出,必会遭遇那些官员的大举反扑!国朝将会再一次发生动荡!胡惟庸案刚过去多久?”
朱雄英点点头:“所以我并没有想要现在就做,但是既然皇爷爷问了,我也就说了。况且就算是官员反对又如何?马上科举在即,这天下的读书人可是多太多了!总有人当官的!”
“而且,我朱家坐了天下从来不是靠这群官员,而是天下百姓!此举一出,我朝可永不加赋!尽得民心!”
老朱听到这里,双眼猛地绽放出光彩,连一旁的朱标手中的茶水差点没有因为激动再一次洒在桌子上。
老朱激动的胡子都有些颤抖,语气激动的重复了一句:“永不加赋。。。。。。”
朱雄英不由点头:“既然天下的土地不会变多变少,那么将丁银税额直接分摊到了土地上,谁有这些土地,那么谁便交多少的税,这样就与人口无关了。自然就不会增添税赋,甚至若是无田便就不用交了。百姓便不会有那么大的负担了!”
洪武一朝人口快速增加,但是土地却是定额,现如今大片的土地已经被耕种,新出生的人口能耕种的地方更少,若是一家本身只有几亩田地,但是因为人口多,上完了税连吃屎都不够,那么他们不会想歪门邪道,减免自己的赋税么?
甚至贫困的百姓便会逃跑、流亡这样就成了不稳定的因素了。
朱雄英提出的摊丁入亩,本身就还有个别名叫做地丁合一!原本明朝的丁银与里甲、杂泛、均瑶等一起,由地方上的官员征用,不上交中央政府。
大部分的收入,都会被官员中饱私囊。老朱也从来没有统计过全国的丁银数字,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属实不好统计,所以只有大概户丁数,丁银也是没有做详细的划分。
这样就导致了,士绅因为地多人少,反而不用交多少的税,但是百姓没有几亩田地,反而交更多的税。
但是一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了就大不相同了!到时候谁的土地多,谁就交税多。这样地方士绅就算是想要耍花招,也要比之前要难上很多。
这样老百姓不在害怕人口多了交不上税,那么以中国老百姓对于子嗣的热衷,朱雄英相信只要政策一出,大明将会有更多的新生儿落地!人口将迎来极大地增长!
而且那些官员的摇钱树将会直接砍去大半!
老朱的目光不断的闪烁着,显然是在计较利弊得失,沉默了半响老朱忽然咧嘴笑了起来:“咱就是穷苦老百姓走出来的!这政策对百姓有多大的好处咱知道!咱当年要是能少交那么多的税,也不至于父母皆死,也不会到处乞讨!”
“咱当了皇帝,也不能忘记咱是从哪来的!”老朱站起了身,走到了朱雄英的身边,拍了拍自家大孙的肩膀。
“这件事情你想的对!但是这件事情不能急!咱还在呢!这种事情你不要沾手,事情烂在你的肚子里,其他的咱来安排!”
“老大!”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标。
“爹,孩儿在!”朱标起身,躬身应是。
“这件事情事关重大,急不得,但是可以先准备着,告诉下面彻查田亩的事情要再重视一点,锦衣卫那边也要盯死一点!现如今山东那边一切初定,正好好好查查,那些被隐藏的田亩!”
“是!孩儿一定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