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两宋传奇作品总集 > 第20章 能言善辩(第2页)

第20章 能言善辩(第2页)

种师道笑道:“不过旭日东升,冉冉升起;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此言一出,西夏使臣焦彦坚就没有了喜色,顿时尴尬不已。

宋钦宗与群臣顿时哈哈大笑。原来种师道熟读前朝的两表:其一,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二,李密的《陈情表》,对这《陈情表》中的每一句话都烂熟于心。

片刻,宋钦宗寻思,还是要与西夏通好,就命使臣进献礼品以此缓和气氛。说着只见几个西夏人抬进几口大箱子,摇摇晃晃、吱吱悠悠进来了。

宋钦宗问道:“是何物品?”

西夏使臣焦彦坚笑道:“不过毛皮、枸杞而已,无论春寒料峭还是冬日寒来,此些物品尽皆驱寒保暖之用。”

李邦彦、高俅、白时中、李纲、种师道、姚平仲,一干宋朝大臣一个个愕然不已,宋钦宗更是惊奇万分。

宋钦宗忙道:“毛皮自然可以作衣而用,这枸杞实乃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之物。快快呈来,朕且一观。”言毕太监便呈了一盘走了上来。

宋钦宗见到,枸杞如此之状,红红果粒,不大之体,然则小小之身甚为珊珊可爱。这东西,张明远、费无极曾在西夏见过,不过宋钦宗在东京,虽说听过,却未曾见过西夏枸杞,自然暗暗称奇。

西夏使臣焦彦坚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环顾四周不紧不慢的道:“此物之初乃野生之物,实乃塞上奇宝,后来家种就品种繁多,优良择选了。陛下可泡茶、饮用实为大补,驱寒、养颜尽皆美矣!江南之地,细雨绵绵、阴凉潮湿,实乃大用。中原人也多有赞誉,为何陛下不知,就过谦了?”

宋钦宗装傻充愣,且看这厮是何道理,随即忙道:“的确不知,但说无妨。”

西夏焦彦坚得意洋洋,介绍道:“岂不闻《诗经·小雅》有云,‘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涉彼北山,言采其杞。’唐代杜工部说:‘枸杞因我有,鸡栖奈汝何?’唐朝之时,枸杞就已家种,非野生仅有。大唐刘禹锡已知枸杞药用功效。所谓‘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可延龄。’枸杞枝根谓之‘仙人杖、西王母杖’。大唐白居易叹之曰‘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夜吠声。’就连你们宋朝的苏东坡大学士也有云:‘根茎与花实,收拾无弃物。’陛下竟然不知,就奇怪了。”说话间看向宋钦宗,颇有得意忘形之状。

见众人默然不语,西夏焦彦坚接着说道:“当然,如此不知也在情理之中,我西夏乃是偏远小邦,国也无大名,何况一物乎?如何与你中原大国相提并论,岂不是自讨没趣。”

种师道原本对这枸杞有所了解,不过目下却也装傻充愣,且看他说出什么道理,毕竟目下金国乃头号大敌,结好西夏也是势在必行,故而只是听着,不再说话。西夏使臣焦彦坚此言一出,群臣点点头,深以为然。

西夏使臣焦彦坚马上叹道:“不过也不尽然,细细想来,唐代时候唐太宗可以称之为‘天可汗’,可现到如今,宋朝虽为中原大国,但幽云十六州还是无法收复,不仅无法收复,而且国土尽失。北方尚不保全,岂可再望玉门关?唐诗说的好:‘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想应该改为‘杨柳何须怨羌笛,春风难度玉门关。’又有唐诗云:‘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也应该劝一劝你们诸位了,如今只能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的确是无‘故人’了。”

此言一出,众人心中颇为叹服,果然是个满腹经纶、才思敏捷之人。不过言语之间有些羞辱大宋的言辞,心中又不免尴尬起来,一个个顿时面如土色。没想到他会得意忘形,变本加厉,有恃无恐。张邦昌瞪了一眼西夏焦彦坚,欲言又止。

种师道心里十分憎恨就忙道:“何必如此,你西夏也并不见好。契丹人嘴里获得西平王的称号,我大宋手中求来西夏国的封号。契丹人面前卑躬屈膝,女真人跟前俯首称臣。在我大宋眼前也不过丧家之犬,何必口出狂言,汪汪吠叫。”

西夏使臣焦彦坚一听顿时用手一指大呼“你”字不住,愤怒万分。

宋朝群臣震动,白时中、李邦彦、高俅心里暗笑,且看种师道如何收拾局面。张邦昌也担惊受怕,眨了眨眼睛。

李纲、姚平仲也提种师道捏着一把汗,哪里想到种师道好似老顽童,居然有些孩子气,居然与西夏人斗起嘴来,不过言语之中虽说有些不敬,可也是党项人在先,不免嘘唏不已,仰天长叹。

顷刻,宋钦宗缓过神来,寻思,不可因小失大,毕竟结好西夏,实为权宜之计,马上责备种师道,示意他沉默寡言,方才劝住西夏使臣,这厮才渐渐消气。

李纲笑道:“你西夏希望我大宋南渡,放弃北方。你西夏和金贼好瓜分我大宋大好河山,是也不是?”“怕就是这般意思了。”姚平仲忙道。

种师道叹道:“不必如此,想必乾顺不会胆大包天,毕竟唇亡齿寒之理,世人皆知,何况乾顺对我中原汉学如饥似渴。”李纲叹道:“我大宋天子就在东京,哪里也不去。”

西夏使臣焦彦坚一脸不悦道:“何出此言,怕是将军们异想天开了。”种师道忍不住又插嘴道:“可笑,怕是,既不异想也不天开。”

宋钦宗看向种师道,给他使个眼色,忙道:“爱卿,且先退下。”种师道瞪了那厮一眼,便被扶着慢慢坐了下来。

宋钦宗道:“嗯,有劳乾顺一片心意,使臣一路辛苦。”西夏使臣焦彦坚叹道:“我还有话语转达。”宋钦宗笑道:“尽管说来。”

西夏使臣焦彦坚神情肃穆道:“我主言道,金贼南下誓必灭宋。宋朝是唇,大夏为齿,所谓唇亡则齿寒,我大夏愿与宋朝同心联合,共敌金贼。”

宋钦宗喜乐无比,笑道:“此乃乾顺所言?重赏使臣。”随即使个眼色给朱拱之,朱拱之点头一笑。

李纲此时厉声道:“我大宋给尔等岁币,布匹还少吗?不要猫哭耗子假慈悲。依我看来,送礼是虚,打探军情为实,此乃虚情假意罢了。”

西夏焦彦坚定了定神色,不紧不慢道:“这位大人何出此言?大宋皇帝,那我等且先告退。”说着便气急败坏,匆匆离去。

西夏使臣焦彦坚走后,宋钦宗道:“李爱卿何必如此?种师道老将军方才也不必那般。朕何尝不知,但这个乾顺!他不好得罪。如若他真有助我大宋之意,岂不很好!如今形势危急,不可意气用事。”

种师道叹道:“这焦彦坚欺人太甚,微臣忍无可忍,还望陛下见谅。”

李纲便道:“陛下,此乃我等一厢情愿而已。想当年,太上皇屡遭乾顺进攻,陛下忘了么?再者,三国时期,关云长之事,难道陛下不曾知晓?”

宋钦宗忙道:“关云长如何?”

李纲道:“当时世人皆知吕蒙多病,怀疑之人没有多少。东吴就公开说吕蒙得病,让陆逊接任大都督。陆逊寸功未立并无名气,关云长威震华夏,骄傲自满。陆逊就写书给关云长极力歌功颂德,言说吴蜀和好。关云长不疑,后来东吴从背后偷袭,关云长不得不败走麦城,身首异处。因此,如今乾顺便是陆逊,我大宋便是关云长,金人乃是曹仁。可要小心提防乾顺才是!”

宋钦宗不耐烦道:“三国是什么时候,太久远了。西夏岂是东吴,我大宋岂是那软弱无能的蜀汉。不可同日而语,三国故事唐朝小儿都知道,故事毕竟是故事,如今天下大有不同。西夏向我大宋称臣久矣,金人不过前来讨要岁币,天下还是太平的。你是瓦肆去多了,故事听多了。好啦,好啦!那就退朝吧!”言毕宋钦宗不屑一顾,扬长而去。

李纲叹了口气,心想,如今便是三国时期重蹈覆辙。大宋以文治天下由来已久,如今突然战火四起,猝不及防,难怪如此。乃是我大宋人士不可料想之事,如之奈何?怕是生灵涂炭,在所难免。张邦昌瞅了一眼李纲,近前劝慰几句,慢慢离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