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只能住进旅馆时常换地,黄慧如挺着大肚子东奔西走,过得苦不堪言。
被捕入狱。
在两人私奔后的第11天,巡捕突然冲进旅馆,没收了两个人的财宝带走了陆根荣和自愿要求入狱的黄慧如。
在法庭上,黄慧如当着法官、家人、还有无数记者的面,承认自己是自愿离家出走,钱也是自己拿的,这一切都跟陆根荣没有任何关系。
但黄家不依不饶,硬是动用了全部的社会关系只为重判陆根荣。
陆根荣被判有期徒刑四年,黄慧如坚决不和黄家人回上海,一定要等陆根荣出狱。
退庭以后,报社记者们火速回去把海报刊登了出来,这种丑闻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他们的事甚至被编成了戏剧在戏院、茶院里广为流传。
黄慧如无处可去,只能到陆根荣的家里,陆家虽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但是人就知道要脸。
陆根荣的老母亲怎么可能喜欢这个臭遍大街的"第三人",她几乎要把黄慧如打出去,如果不是陆根荣从狱中写信来求母亲好好对待黄慧如,黄慧如一定会带着身孕露宿街头。
诞下男婴。
1929年3月份,黄慧如终于到了待产期,她住进了苏州志华医院。同她一起住进医院的除了腹中胎儿,只有成群的记者。
高墙外是依旧传唱的,
"黄慧如与陆根荣",
高墙内是一轮又一轮采访产妇的无良记者,此时的黄慧如已经无力反抗,不只是因为临产的虚弱,更是因为这几个月的媒体狂轰滥炸。
她累了,她再也不是高贵的富家千金黄慧如小姐,她只是人人揶揄的与陆根荣偷跑的"第三人"。
3月7日,黄慧如诞下一个九斤四两重的男婴,黄慧如看着儿子心生欢喜,取名永年。
黄慧如不准护士们把永年放进摇篮,一定要自己抱着睡觉,她还曾对护工说过,她想回上海独自抚养这个孩子长大。
病逝船中。
黄慧如因为产后大出血,身体非常虚弱,加上前段时间经受了太多打击,居然有时出现了神经错乱的迹象。
思女心切的黄母从上海赶来,看到女儿被折磨的不成人样,强行把女儿带上了回上海的船。
原本躺着黄慧如的病床上,此时只有一个仅出生十几天的弃婴。
此时虚弱的黄慧如怎么经得住路上颠簸,在经过阳澄湖的时候,湖面上掀起巨浪。
在剧烈的颠簸之中,黄慧如口吐黄水、血崩如柱,虽然同行的两位医生尽力抢救,但无奈黄慧如已然油尽灯枯。
早已在上海码头候着的黄家家仆们,只等到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陆根荣出狱。
黄慧如死后不久,法院迫于群众的压力,改判陆根荣无罪释放,可惜这一切黄慧如都看不到了,他们已然天人两隔。
而陆根荣被释放后回到了苏州老家,他对黄慧如的事绝口不提,直到安然终老。
不知道陆根荣会不会偶尔想起黄慧如,会不会偶尔有一丝愧疚涌上心头,至于他们被遗弃在医院的儿子,也不知所踪。
最让人感到可笑的是,在黄慧如死后,媒体居然将风向大转。
从最初的戏谑、讥嘲,变成了对于黄慧如自由恋爱精神的赞颂,并且愈演愈烈。
当初那群侮辱、谩骂,把黄慧如逼入绝境的人,突然又开始崇拜黄慧如,甚至把她当做现代女性的唯一代表。
有人说,黄慧如其实没有死,黄家为了逃离媒体,将诈死的黄慧如藏在了上海生活。不过黄慧如到底死没死,现如今有谁会在意呢?
此事轰动苏沪一带,不久,电影、文明戏、京戏、申曲、评弹等一哄而上,纷纷改编这一题材。
钱盘春编剧的沪剧《黄慧如和陆根荣》,剧情介绍:
慧如不愿嫁此纨绔子弟,以死抗争,被男佣陆根荣相救。
慧如见根荣忠厚善良,萌发爱慕之情,与其出走至苏州成婚。
其兄以拐骗罪告发根荣。
慧如呼吁社会,律师宋铭勋伸张正义据理辩护,
法庭在社会舆论压力下,被迫将陆当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