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寺里的住持是金阳郡主的人,其他人员也都是相里家主安排的,一切都为了小主人的安危。小主人要出寺,就有人帮忙遮掩。如意领着杨姑姑与两个近侍,悄悄从地道出宫,到了她爹的庄园,准备养胎。
如意庄园是平安在这里主事,相里家主并不在。等安置好了,一问才知道,相里家主的母亲靡夫人生病了,让他回南阳老家侍疾。
靡老太太七十多岁,身体一向不错。她不是身体生病,是心里不痛快。相里深一天天的不着家,净围着金阳郡主转。你一个墨家传人,相里家主,不生个儿子培养接班人,围着了一个半老太太有什么用啊。这次把儿子哄回来,给他娶个媳妇,纳几房美妾,怎么也要给相里墨家生个正统的继承人。
相里深回到南阳老宅之前,靡夫人就命他远房的族弟相里漳,替他把定好的媳妇韦氏娶进门来。韦氏出身京兆名门,看上去端庄秀丽,知书达理,还通音律。靡夫人着急抱孙子,还给相里深纳了五个美妾,这些美妾中还有两个是外族美女。一个金发碧眼的外洋女,一个深目高鼻的西域女,三个本族美女也都是年轻貌美身材好的。
说到底,金阳郡主是个年过六旬的老太婆,虽然保养得极好,也渐渐没了女人味。相里深本来就比杨七年龄小,男人又老得慢,这会儿还算年富力强。这么几个大美女环绕,相里深内心挣扎了一段时间,很快沉浸在温柔乡里。
相里深跟杨七的感情比较复杂,也说不清是互相利用多一些,还是双方慕强心理多一些。又或者是因为对如意的期望,有互相帮扶之情。
时间一长,杨七自然察觉不对劲,很快就查清楚了情况。她有自知之明,出现这种事也很正常。相里深不缺钱,也不缺技术,更不缺人手。自己能给相里深的不多,除了有个女儿,其他的真给不了什么。要想长期合作,只有女儿登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平安心情复杂,她问母亲:“母亲,您与相里叔叔好了十多年了,相里叔叔现在娶了新妇纳了妾室,以后生了自己的孩子,就跟咱们没关系了,您怎么不担忧呢?”
杨七微微一笑:“平安,这不很正常吗?人家是墨家传人,相里家的族长,那么大家业,总要成家培养传人的。你一直想当他的女儿,可是这血缘关系不比其他,没有就是没有。之前说让你接他的位置,现在看来是不成了。娘老了,有些干不动了,你是我的女儿,接管我的产业就对了。你去南粤吧,跟着你十叔他们锻炼一下,学些经营之道。”
杨七嘴上这样说,心里还是挺不痛快的。好了十多年了,现在出现这种变化,自己又无可奈何。不过,别怪她心狠手辣,相里深是别想生出继承人了,半路合作,谁不防着对方。虽然相里深医术极高明,可是通善医馆这些年经营,广集天下名医,又注重培训新人,杨七手下那是能人倍出。加上两人浓情蜜意时,相里深有些大意,身边人可不好防,早中了孙小宛的手段。
平安这小孩生来就是个聪明顾家的,虽然不爱说话,心里透亮的很。她觉得母亲可怜,就很听她的话。等如意出了宫,住进如意庄园,她就领着母亲从小给她培养的团队,南下广州接管不舍商行和不舍银号的生意。
杨荫是个胆子小的,媳妇也是杨七安排的忠心暗卫,做事不敢出格。他也明白,生意是杨七创立的,平安是杨七的亲闺女,来接管生意理所当然,自然听之任之。
杨茴的次子杨需也跟杨荫学经营,本以为堂姑母无子,将来这生意定会让自己接管,没想到人家女儿来了,心里有些不舒服。好在他还有些家族观念,生意太大,自己一个人也吞不下,让吴平安跟着干也行。
没想到平安年龄不大,手段却厉害,手下的人也能干。几番较量下来,杨需也服了气。李圭知道平安接手了杨七的生意,心里极是痛快。自己的亲生女儿,很是帮衬一番。平安点查了李圭给她的产业,也很快接手了杨七的生意,那些不听话的,都让平安领着人清除了。人皆慕强,现在,杨需心服口服,只要给好处,跟着平安干就是了。
李圭这人聪明极了,自从两个儿子出事,他也不是没怀疑过杨七和相里深。但是跟杨七自小的情分在,让他选择相信杨七。何况这人呢,揣着明白还要装糊涂,就算是杨七做的,没有证据,现在反目成仇,又能做什么。大儿子失踪了,那个残疾的二儿子两年前也过世了。儿子没了,孙子还嫩,跟杨家斗,就杨七那样的产业,杨驸马那样的狠厉,相里深那样的底蕴,两败俱伤都是最好的结局。别弄得自家像宇文太师一家似的,家破人亡。
在平安全面接手杨七生意的这一年年底,李圭萌生了退意。他写信告诉杨七,他要退了。希望杨七运作一下,在他退下后,让杨霸升点位置好主持南粤大局。这些年,杨七那个侄儿杨霸正经干得不错,能说会道,出手大方,广结善缘。与朝廷派来的各派官员都处得挺好,连卢家派来的卢七公子,本来反感杨家的人,时间长了,也开始合作谋利了。杨家呀,在杨七的熏陶下,能人辈出。
这件事对杨七来说并不难做,孙国舅那里应该没啥大问题。孙国舅把持朝政,有这个能力,不管什么时代,要想用人,都有一个铁律,就是有利可图。手里没有一把米,叫鸡都不来。孙国舅知道南粤有利,自然安排有自己一派的人混在南粤官场中。不过那两个人早被杨霸团结好了,从杨家得到不少好处,给孙国舅透的信,总是说杨霸的好处。
朝廷几派官员常常意见不和,不过在杨霸当南粤总督这件事上,意见出奇的统一。孙国舅得了手下南粤官员转手送来的大笔孝敬,觉得杨霸懂事能干。杨驸马一派本就是杨霸的亲叔叔,肯定向着自家人。其他派别的人想着,杨驸马平日对人是真大方,但惹了他,做事也是真狠,尽量别得罪。人家孙国舅都通过了,就顺水推舟吧,谁干不是干,只要自己的好处不少就行。
李圭听说相里深回了南阳老家,娶妻纳妾过得快乐,跟杨七算是分道扬镳。心里痛快地不得了,杨七不能成为自家人,也不希望她跟着别的男人呢。
这些年尝到了远洋商贸的好处,李圭算是喜欢上了出海。前几年,就跟尉迟殿臣商量,共同出兵,攻打流求。流求岛面积大,有自己的政权,又与大陆隔海,朝廷不会过于注意到它。尉迟殿臣也有同感,他也觉得远洋外贸甚好,两人一拍即合。
两人做外贸多年,本就有许多坚固的大船,很多水手,过海不成问题。尉迟殿臣与三个儿子都天生神力,又善于征战。手下的兵在琼州多年,水性很好,还有琼州军械所生产的先进武器。找个借口打流求,还不是手拿把掐的。
两人私调琼州兵与部分南粤兵打下流求,大胆的没上报朝廷,而是立了一个尉迟殿臣的属下当傀儡。实际上成立了自己的政权,养着自己的军队,把两家的商船港口都建到流求岛上,还建了两家大型造船厂。
岛上淡水资源丰盛,土地肥沃,让本地人帮忙,种植着从外洋找来的高产物种。杨七知道外洋种子好,李圭也知道好啊,那些胡椒、芥辣、咖啡、可可,还有玉米、花生、土豆、地瓜,大大种植。岛上的船员,船工,翻译,都要吃要喝的,不得种点常见的高产水稻、粟子、黄豆、甘蔗、茶叶、蔬菜嘛。
李圭一退,比李圭年龄还大十多岁的尉迟殿臣也跟着退了,两人商量着去流求岛养老。岛上有几座盖好的大屋堡,冬暖夏凉,院子里种满了奇花异草。周边的海域,鱼产丰富,还产海盐。岛上植被繁盛,物产齐全。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商船,养着自己的卫队。闲了钓钓鱼,喝喝茶,人生不过百年,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想法挺好,李圭的家人却不愿意去,因为事关重大,李圭嘴紧,李家人不知道流求岛的实情。几个孙子都喜欢读书,准备将来参加科举,考个官做做。几个女儿都嫁的合心意,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上什么海岛啊。李圭也不勉强,人各有志嘛。想当官就不能经商,把广州的生意托付给李家的侄儿们,让好好经营,生意中有给孙子们的暗股。
尉迟殿臣比李圭命好,媳妇杨芥还健在,两人感情好,愿意跟着他上岛。女儿女婿一家子也愿意上岛,两口子反正是做远洋外贸,在哪里出海都没问题。流求岛比琼州岛环境更好,阿父就是真正的统治者,万事顺利,地势也更有利。
大儿子尉迟玉早已结婚生子,媳妇出自广州的世族大户张家。两人生了四子两女,夫妻感情稳定。尉迟玉接手了琼州总督的位置,媳妇张氏与大孙子接手了琼州岛的所有生意。前几年尉迟殿臣刚到七十岁时就想告老,朝廷也想派外人接手,可是没几个人愿意上琼州岛。没办法,只能让尉迟总督找到接班人才能告老。大多数官员都觉得琼州离京城太远,来了容易,以后想回去可是费劲了。没看,尉迟大人一上岛就是几十年,告老了还得自己找人接手。
别人不愿意来,尉迟玉却是巴不得的,很快就任琼南节度使。这是表姨母设计的杨家退路,让外人上来做了上官,这几十年的建设不都白瞎了吗,为他人做嫁衣裳。
尉迟殿臣的次子尉迟琚,娶了一个铁勒族的贵女,生了三子二女。听姨母的安排,到西州那边做了郡守。
尉迟殿臣的小儿子尉迟瑞,娶了姨母外祖陈家的一个孙女陈灵华,生了两子两女。在家族的运作下,尉迟瑞在鲁地密州当刺史。
杨芥有时跟丈夫埋怨,家里的孩子都跟杨七走得近,不听她这个娘的,全听姨母的安排。尉迟殿臣也是叹气:“芥儿,你想太多了。我们尉迟家没有底蕴,父亲勉强跟着前朝的卫王,混了个义王的爵位。改朝换代之后,连义王这个爵位也丢了。咱父亲过世后,继母和妹妹前后也病故了。我那弟弟不中用,还是我帮忙,让他在琼州万安那里当县令。我就是个武人,这半辈子都耗在琼州了,人脉不是很多。孩子们跟着我,不如跟着杨七姐弟有前途。”
杨芥听了撇嘴,想了想又问:“小七家的闺女如意,真得会如传言中那样,有凤命吗?”
尉迟殿臣道:“这谁知道啊,人生的际遇实在难说。不过有杨七这样的娘,杨蕴那样的舅父,这姑娘肯定是个有造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