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也不尽然,&rdo;王沅道,&ldo;她还小,现在最大的烦忧不过就是我不让她吃糖,又要她多吃青菜之类的,等她长大,接触的人事多了,烦忧也会慢慢变大。&rdo;
王沅让人看着徽君,与李湛进了屋。李湛听着屋外徽君的欢呼声,道:&ldo;朕不过是几日没有过来,这徽君就又快吧朕就忘记了。&rdo;别的女儿都是粘人的,这个女儿最不粘人,很有自己的性格,李湛其实是很喜欢她的。
王沅知道他最近在忙什么,冯家的兵权都收回来了,李湛终于能够亲政,事情当然多了很多,他一面重用石家、余家人,一面仍然在培养亲信。外戚依靠皇帝,他们忠心,用得顺手,但是外戚才识大多不行,在治国之策上没什么大用。李湛现在整饬吏治,考核官吏,不仅仅是长安城的官吏,更包括各郡的官吏,对于那些政绩好,有能力的官吏大肆褒奖,尸位素餐的官吏则被革职。
李湛来到明光殿就是为了放松片刻,王沅轻轻替他按太阳穴,李湛叹道:&ldo;高祖创大周基业历经万难,朕现在还真不算什么。&rdo;
王沅道:&ldo;可我认为守业也不比创业易。孔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其实放到一个国家看同样如此,先辈创业,后代子孙生于富贵,极容易染上骄奢淫逸,这样就会致使一个国家的灭亡,历朝历代莫不是如此。&rdo;
李湛颔首,他想到了太子,他对这个太子寄予众望,只希望他不要让自己失望。
用午膳时,徽君现在已经不让乳娘喂她了,王沅让她坐上桌子上,给她一个勺子自己吃饭。李湛担忧地问:&ldo;她这样会不会吃不饱?&rdo;
王沅笑道:&ldo;她只是吃得有点慢,多吃一会儿就能吃饱了。&rdo;
徽君抓住勺子,挖了一勺子饭小心翼翼地放心嘴巴,等嘴巴里的饭菜都吞下去后,向李湛邀功,&ldo;父皇,你看我自己吃饭,连一粒米都没有掉。&rdo;
李湛放下筷子,拍拍手,&ldo;徽君最聪明。&rdo;
王沅心里好笑,之前徽君非要上桌子跟她一起吃饭,王沅特地教她吃饭礼仪,徽君学的非常快,除了最开始掉饭菜,现在已经非常好了,当然夹菜的事情还是交给乳娘做。
用过午膳,李湛教徽君描红,徽君认认真真地写了三张大字,才被允许出去玩。看着李湛让人在榻上摆上棋盘,王沅心里突了下,想开溜,&ldo;上次给您做的一件衣服,还有针脚没有缝上,我这就去……&rdo;
&ldo;慢着,朕又不是没有衣服穿,那个先不急,过来陪朕下两盘棋。&rdo;
王沅认命地坐下来下棋,她向来棋艺就差,被李湛吊打,将她的白子围的走投无路。李湛心情越发好,王沅就不那么爽快了,提出要玩六博戏,这次轮到她吊打李湛。
所谓六博戏。每人共有六枚棋子,轮番掷采,然后执棋双方各自掷出的齿采走棋。这是一个考验运气的游戏,不知为何,王沅只要跟李湛一起玩六博戏,运气就非常好。
王沅道:&ldo;陛下,现在若是在赌馆,陛下就要连家当都快输完了。&rdo;李湛笑道:&ldo;输给你又何妨!&rdo;他让人撤下棋盘,顺势躺在王沅的腿上,闭目养神。王沅伸手去揪他的睫毛,李湛按住她的手,&ldo;别闹,朕累了好多天了,今日正好休息片刻。&rdo;
王沅看着门外张让的身影,笑道:&ldo;陛下,您日理万机,可是休息不成了,张让公公在门外等着见您呢!&rdo;
听说是张让,李湛睁开眼睛坐起来,王沅想起身离开,李湛道:&ldo;不用。&rdo;
张让走进来,恭声道:&ldo;陛下,臣奉旨去冯大司马府探望冯尧大人。冯大人并非生病不能上朝,而是带着宾客去苑囿打猎。&rdo;说完就低着头屏气凝神。
王沅以为李湛会发怒,没想到他只是挥挥手让张让下去了。李湛见她有些惊异的样子,解释道:&ldo;冯尧称病三日未上朝,朕今日特派遣张让去冯家探病,这个结果在朕的预料之中。昔日朕在民间时,就曾听说冯家骄奢强盛,这么多年过去,冯家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愈加放肆。&rdo;
冯尧虽然被李湛封为大司马兼领尚书事,但是却没有给冯尧官印,还剥夺了冯尧掌握右将军屯兵的实权,冯尧心怀怨恨,因此借故不去上朝。这些李湛心中都有数,他并不妥协。
他将事情简单地跟王沅说下了,道:&ldo;冯尧任大司马兼领尚书事,职责重要,朕会派人去斥责他。&rdo;
领尚书事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尚书令,尚书令处理天下奏章,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冯尧不上朝确实有向李湛示威的想法,但是他不是冯熙,根本就没有这个本钱。从李湛现在的态度看,冯尧估计要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王沅问道:&ldo;陛下,那您打算怎么办?&rdo;
李湛道:&ldo;朕打算重新设置尚书令,选有才之人担任。&rdo;这样直接把冯尧架空。
王沅突然想起自己前段时间看过的史书来,脑海中灵机一动,道:&ldo;陛下,我倒有个主意。&rdo;
李湛没有小看她是女人,反而兴致勃勃地说:&ldo;快说出来,我们一起探讨。&rdo;
王沅道:&ldo;先帝年幼,冯大将军辅政,代行天子事﹐故而以领尚书事的名义行实际掌控之权,领尚书事由此而来,尚书令现在反而成了虚职。我觉得陛下索性不去管什么领尚书事或是尚书令,让臣民上书可不通过尚书直接给您审阅。&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