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当即指挥手下兵将征剿乱军。王庆的后宫王后、妃子以及王子并众大臣及亲族,尽数被绑缚了,准备押往东京献功。南丰既定,秦风少不得写了奏章,上报朝廷,同时招抚淮西诸城各路叛军,许诺只要投降,可免死罪。
上官义、刘以敬毫不犹豫地投降了。他们知道,寿州的州府所在地已经失守了。再这样打下去,他们怕也要步上后尘。更何况自己投降沧州军,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沧州军乃是大宋第一强军。而自己加入沧州军之后,少不得摇身一变,由贼人变成正规军,若是干上几年,说不定也能搏个封妻荫子,那不也是一件美事?王庆已经完了,自己也没必要再费气力了。
上官义和刘以敬不是笨蛋,相反,这两个家伙聪明得紧,他们投诚之后干地第一件事,就是将手中的兵权交了出去。他们心里也明白,若是秦风真想动他们两个,他们手中有兵或者没兵,两者没有什么区别。更何况秦风还需要用他们两个做榜样,招抚其他的士兵呢!
这两个人也真有一套,利用自己的身份,想方设法的拉拢昔日地同僚。那些人见王庆完了,也都放弃了抵抗,纷纷投降,一时间,降者云集。大宋临近州府也纷纷出兵,想要分一杯羹。有的真的占了点便宜,有的,反倒惹了一身骚。盖因叛军只降沧州军,不降官兵。这伙人也怕,怕自己投降之后,被朝廷斩杀。秦风毕竟有江湖上的名望,投向他,相比要安全不少。
不到二十天,淮西王庆已平。秦风收得降兵二十余万之众,兵甲粮秣,金银财宝无算。当下择精壮之士,拣选七万余,调至沧州,加以训练。其余人等,发放钱粮,或遣回乡里,或被各州府收编为厢军,七州之乱,尽平。
消息传到朝廷,满朝文武,尽皆哗然。那些瞧不起秦风出身的御史言官,一个个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贼寇王庆,四大寇之一,朝廷几次征剿不得,反而让他愈来愈强。秦风出兵,不过旬日,大事已定,便是再会鸡蛋里面挑骨头之人,一时间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徽宗听得奏章,先是大喜,旋即微微皱眉,而后又沉默了下来,他低头沉思,不知道心中再想些什么。
童贯则苦着脸,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着急,秦风太能干了,立下了如此大地功勋,又该怎么奖赏呢?他的出身毕竟不好,如果奖赏太重,朝廷该如何对他呢?
第二卷向南!向北!第十八章谋划
徽宗天子自然有他忧虑的地方。大宋承平日久,好容易出了个如此了得的将领,这自然让他高兴。可这样的人才,自己能将他掌控在手中吗?毕竟秦风和别的将领不同,他是落草的强人,而后被招安。更兼此人镇守沧州,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职权几与安抚使相近,他立下如此功勋,自己该如何赏他?
如果将他调往京师,给他个闲职,似乎有些可惜了这个人才。何况他未必肯回来,毕竟他出身不好,对朝廷总要提防几分。可若是不将他回来,又该怎么赏赐呢?如果不赏他的话,先不说他心中不满,就是天下的文人怕也不答应吧!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杨恩成突然出班,大声道:&ldo;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英明,将秦风招安,如今看来,此人果是一个将才。他既然在旬日之间,扫平了四大贼寇之一的淮西王庆,那田虎和宋江想来也猖狂不了几天了。
秦风久居沧州,熟悉辽人的作战方法,等他大军北上,南京道怕是旦夕可下。那南京道毕竟被辽人占据了百余年,难免有些不法之徒,更兼各族混杂,若是一介文人,怕真降服不了,还真得像他这样的将领才能收拾!陛下圣明啊!&rdo;
徽宗何等精明的人物,一听杨恩成的话,立刻就明白了过来。对方分明是在暗示自己,秦风这人虽然强人出身,不好掌握,但完全可以将他调到边关,给他一定的权利,让他对付那些外寇。依着他的性子,若到了边关。少不得兵祸连绵,便是心中不愿意,也只能成为大宋的屏藩,端的是个好主意。他看了杨恩成一眼,心中嘀咕了一句:这个老狐狸,面上却不禁露出了笑容。
既然杨恩成已经解开了自己的心结,他倒也放松下来,有些事情也不需记挂在心上。只要好好地赏赐秦风一番。也就是了。更何况这次秦风手下收拢了不少败兵,更有不少降将,好好的赏赐一下这些人,也就是了。
就在他盘算已定的时候,忽见臣班中一人出列,大声道:&ldo;陛下,秦风此次虽然剿灭了淮西判决,但他收降纳叛,虽有朝廷的旨意。但如今淮西已平,他那许多兵士,倒可以分遣各放,以资地方守备……&rdo;众官看去,此人正是殿前太尉宿元景。他此言一出,那些清流文人一片附和之声。
杨恩成面色一变,大步出班,喝道:&ldo;你们说的是什么话?秦风此战,之所以一战功成,却是借助了骑兵的优势。奔袭贼人老巢。这等计策,说来简单,施展起来,却是冒了天大的风险,一时不慎。便要万劫不复。以秦风之勇力,怕也只敢使一次,不敢使第二次。若要剿灭贼人,还是需要以正兵堂堂正正的大战。
沧州除留守本州之兵马,只能起兵三万,三万之众,对上数十万贼兵。啧啧啧啧,宿大人,您安地是什么心啊!若是您有兴趣,何不统帅三万人马,剿灭田虎,立上一大功?&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