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39年过去之后,朝堂之上只有一个小皇帝和一位颟顸狂徒,所以司马懿准备熬死这个颟顸狂徒之后接手中央大权。可是还没等司马懿发威,这位颟顸狂徒却自己把人头送来了。这样司马懿就开始胸有成足了。
在装病期间,司马懿做了三项准备:第一,拉拢老臣。慢慢地随着拉拢的计划逐步的深入,降级等人慢慢得到了司马一派手中;第二。掌握军队。司马懿手下的军队除了国家配给的,还有一部分是私自武装起来的民兵(大家从这里可以看出魏晋部曲的厉害),号称死士三千;第三,制造舆论。大肆宣传曹爽的坏处,首先将民心聚齐了。
偏偏曹爽这种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他通常带着自己的小弟们出城游玩,而且一出城就是几天。他手下有一个名叫桓范的人警告过他,他的话如果译成现代文的话,是这样的:&ldo;将军,您和您的兄弟不可以出洛阳城半步,如果真的出事了,那还有谁会去接应你们啊?&rdo;
曹爽就是一莽夫,他对桓范的话不以为然。这次又带着自己的兄弟出去了,可是他前脚刚一出去,后脚司马懿开始行动了,紧接着一场震惊了魏国朝野的大事件展开,这就是后世所称的&ldo;高平陵之变&rdo;。
为了这一次的行动,司马懿做了两个准备:第一,果断将洛阳城门关了,占领军营,控制了主动权。当司马懿觉得万事俱备的时候,他在查抄武库的途中,正路过曹爽的家门口,曹爽的妻子看到了司马懿一点没病,所以赶忙跑去洛阳留守、曹爽心腹严世那里,请求他出兵杀死司马懿。严世在城楼上面刚要拈弓搭箭射死司马懿的时候,部将孙谦制止了他,严世还要继续射箭,可是孙谦多次制止,就这一会儿功夫,司马懿走远了。
第二件准备更加的厉害。因为司马懿知道这一次曹爽是指定失败了,所以他宣布了曹爽的罪状,他找到了郭女王太后(就是曹丕的郭皇后),郭女王太后看到司马懿上台已成定局,立刻在布告上签了字。
司马懿拟定的曹爽的罪状有三条:1专权;2改动法制;3取代国君,意欲谋反。而且司马懿更绝的是他将信抄录了一份,交到了曹爽和皇帝这一伙人手中。曹爽兄弟将信藏了起来,不敢告诉皇帝,曹爽更是是想和司马懿斗一斗。正在这个时候桓范又一次登场了。
桓范劝说曹爽先带皇帝回许昌,然后召集各路大军勤王,这种方法是很高明的。毕竟这样做有三点好处:1曹丕在黄初二年(221年)下令太后不得干政,如有违背,天下共诛之。
2曹爽可以以皇帝的名义下令,这样就形成了另一个中央。3许昌是曹家的根据地,当年曹操就是在这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可是曹爽没有谋略,也听不进去。桓范想到了曹羲,但是几次劝说都被已经吓破了胆的曹羲拒绝了。
司马懿的第三步就是引诱曹爽和曹方等人进入洛阳城。司马懿认识到如果不把皇帝攥在自己的手中,曹爽还会兴风作浪。他先让曹芳进城,所以让陈泰和许允到曹芳这儿,说:&ldo;陛下,你们先回洛阳,回去再说,相爷说了,保证不杀你们!&rdo;
通过这样的劝说,说明司马懿为了杀死曹爽还真动了一下脑筋。然后又委派尹大目到曹爽那儿去游说,当然这种游说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而且有水的实际意义就是想曹爽撒一个弥天大谎:&ldo;只要回到洛阳,只把官职免掉,别的不问。&rdo;
曹爽听到这样的劝说,也觉得自己和司马懿两个人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怨,所以还是打算回去。桓范即使磨破了嘴皮子在那苦口婆心的劝,也劝不了这位大将军一丝一毫的触动!曹爽这个时候还在做着富豪的梦,这是一个很愚蠢的办法。人一旦掉进了钱眼儿里,那就真的成为笨蛋了!
桓范哭着说:&ldo;曹真是人品能力俱佳之人,怎么生了你们这些兄弟!&rdo;(原文如下:&ldo;范哭曰:&lso;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犊耳。&rdo;)所以桓范也跟着曹爽回到洛阳,接受司马懿的正义审判。
回到洛阳之后,司马懿首先履行了对皇帝的承诺,也就是先把魏少帝曹芳安顿好,让曹家兄弟回到自己的住处。但是如果你想让双鱼男司马懿就这样原模原样的照顾曹爽这个蠢材,那你就错了。
曹爽在&ldo;做富翁&rdo;的日子里面发生了两件比较作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他竟然拿弹弓打鸟,所以上面监视他的士兵就开始向洛阳内城的司马探子汇报,说曹爽向城楼的东南方向行走。这样就限制住了曹爽的行动范围。
曹爽在之后又办了一件事情,直接将他送上了死路。他竟然公然写信向司马懿请求&ldo;给予粮草&rdo;,司马懿虽然直接送给了他很多柴米油盐,但是也坐实了曹爽的罪名。曹爽还没有感觉到危险迫近就被斩首示众,兄弟子侄夷灭三族。
在办理曹爽集团的时候,司马懿是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他充分的发挥了&lso;以敌制敌、以特打特&rso;的方针,命令曹爽集团的核心力量何晏来查抄曹爽集团。何晏看到司马懿对他的&ldo;信任&rdo;,为求自保拼命地查。
在上交接过的时候,何晏向司马懿汇报一共有七个大家族牵涉到&ldo;曹爽谋逆案&rdo;里面,司马懿可比何晏高明得多,他直接说了一句话让何晏登时就跪了。他的话翻译回来是这样的:&ldo;不对吧,我觉得您还漏查了一点,其实参与曹爽案子的并不是只有七个大家族,而是有八个。何晏,你说这是与不是!&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