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存了什么心思,我再清楚不过。何况阮妗的院子离他尚且有一段距离,咱们快去快回,无事的。”
此去金陵时日良久,她放下不下阮妗。
清音不再阻拦,也坐下来吃饭。姑娘去哪,她就去哪。前边是刀山她也去,火海她也跳,这辈子,都跟定姑娘了。
夜色为衬,两道纤细的身影悄悄溜出了沈府。
已是宵禁,街上一个行人都没有。两人凭借着家家户户门前的红灯笼和记忆,顺着道往阮府走去。
阮妗正在屋里绣荷包,墨绿色的底,上边绣着一朵金灿灿的祥云。突然,屋里的灯火爆了一下,正拨炭火的清沅抬头冲阮妗笑笑:“姑娘,灯花爆,喜事到,看来最近有什么喜事呀!”
阮妗了无兴致的看了眼窗外,白生生的小脸心事重重,没说话。
清沅一时间也不敢随意说话了,自主母被扣在大理寺,四姑娘离府后,姑娘就一直郁郁寡欢,加上一直没能见到谢大人,更是击溃姑娘心中那根脆弱的弦。
从前她很不明白,明明姑娘同谢大人一起在扬州四时书院相伴过一段日子,为何不能去求他,去见主母一面。
后来,她从姑娘的字,画,荷包中一点点看出,姑娘对谢大人欢喜的紧,近乡情怯,姑娘她怎么敢。
最要紧的是,谢大人的身份实在贵重。
宁亭侯府的世子爷,大理寺狱的寺卿。那样高的门第,侯夫人定然样样都把关。谢大人的婚事,他岂能做主。
“唉……”阮妗重重叹了一口气,把手里的针线放在了一旁,缩着身子靠在美人榻上。
她精神恹恹,声音都有气无力的:“清沅,再拿个毯子过来。”
清沅应声站起身,可还没挪动一步,便听见外头传来一道清澈,略带责备的声音。
“长姐不在身边,你就是这般照顾自己的?”
话说着,门外挑帘被掀开,走进来一披着黑色斗篷的女子,瓷白的脸被霜色冻得微微泛红,一双璨如明珠的眸子定定的看向屋里。
正是阮菱。
阮妗猛地抬头,随后那双死灰一般的瞳眸渐渐染上狂喜,她当即下地去搂阮菱,软绵绵的声音高兴唤:“长姐!”
阮菱退了一步,拿手推了下,眼底也是止不住的笑意,她无奈道:“阿姐身上凉,等会儿再抱。”
“我不要。”阮妗贱兮兮的凑上前,将她抱个满怀。白生生的小脸在她脖颈处蹭啊蹭啊的,撒娇道:“长姐,妗儿好想你啊!”
清音见到姐妹团聚,也是眼眶一润。一旁,清沅也好久不见她了,走上前握着她的手,眼圈有些红:“你们受苦了。”
清音抹了抹眼角,把门关上,同清沅朝屋里走,哽咽的声音带着笑意:“哪有,跟着姑娘,到哪都不苦的。”
清沅不忍戳破,只故作轻快感慨:“五姑娘和我都惦记死你们了。你快坐下,我去给你们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