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能够清晰地感觉到体内多年的潜藏伤痛都被这次神光洗涤一空,武艺修为亦由此获得了质的飞跃!
“哈哈哈,恭喜乐将军升迁大喜!”周围聚集的将领们纷纷发出羡慕之声,并向乐进表示祝贺。
然而,大家内心也为乐进感到欢喜。
“每遇大战,总是身先士卒”,这不是简单的口头承诺。
众人皆知,攻城时最先冲锋的人,往往是九死一生的角色。
乐进和他的手下士兵,更像是敢死队员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先锋军。
多次从死亡边缘归来,足以见证乐进的强大个人能力。
尽管众多曹军将领心中不乏嫉妒,
但他们对于乐进榜上有名,都表示发自内心的赞同与敬佩。
和荀彧辩论的曹操看到乐进排名跃至二十六位时,同样满心欣慰。
曹操暗忖:“由此看来,我军中还有更多的将士值得这份荣誉。”
但再次抬头时,
他撞见了荀彧审视的目光。
“主公,若按常理,官渡之战我们本应无法得知袁绍将在乌巢藏粮的信息。”
“显然,袁绍的营地内部出现了一个变节之人。”
荀彧直言不讳。
曹操听后深感释怀。
至少,此刻荀彧暂时被他说服,未再追问有关‘魏王’身份的问题,
这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内乱。
“文若,你认为那个袁绍营中的叛徒是谁?”
曹操提出疑问,尽管他心中已有了答案,只是这猜想仍让他有些不安。
毕竟这猜测太过惊人。
假如那个猜疑中的人都背叛了袁绍,
袁绍阵中还剩谁可称为忠诚?
“主公,此人心性必深知袁绍为人。”
“同时亦需熟悉主公你的为人。”
“除此之外,他必须在袁谭和袁尚的竞争中保持中立。”
“在袁军阵营中,能符合上述三项条件的,只有一位。”
荀彧轻笑道,因为他曾短暂加入过袁绍幕僚,
对袁绍的主要策士颇有认识。
田丰与沮授,才智超群,却因太过正直,难以与袁绍深入交流;
郭图、逢纪等,善于揣测上级意图,但在荀彧眼中,并不具备真正的智慧。
至于辛评、审配,对袁绍无比忠诚,绝不会反叛。
而在袁绍军中唯一有机会叛变,同时也深受袁绍赏识之人,就是许攸。
许攸不仅极端贪求财富,且因其傲慢的态度与其他袁营成员相处不睦。
如果官渡之役时袁营内部出现问题,最先出事的将是许攸!
。。。
“主公,微臣听说你与许攸从小就结识。”
“或可以致信给他,问候之情,信中忆旧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