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当时的&lso;内记室&rso;就是现在的女秘书。你还记得在&ldo;红线&rso;帮助薛嵩盗来田承嗣的枕边金盒,辞别而去时,薛嵩送给她的那首诗吗?&rdo;
&ldo;一句也记不得,&rdo;贺子珍遗憾地摇摇头,&ldo;压根就不知道其中还有诗。&rdo;
&ldo;那是你大哥没给你讲。我可以背给你听。&rdo;
毛泽东看出贺子珍的惊讶倾慕之情,便进一步加深她的印象,轻声背诵道:
采菱歌怨木兰舟,
送别魂消百尺楼。
还似洛妃乘露去,
碧天无际水长流。
…………
接着又向贺子珍作了解释。
毛泽东在贺子珍眼里,立即成了闪着灵光的人:这样的风趣,这样的渊博,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才华,这样的平易,超出了她的想象。
此后,贺子珍真像潞州节度使的女秘书红线女侠一徉,也成了毛泽东的女秘书。在永新调查期间,他们双方印象如此深刻,英雄美人殊死恋,是古今不变的法则,他们的结合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了。
那段时问,他们炽情如焚,体验到了人生情爱的全部温馨,豪壮与瑰奇。
&ldo;人怎么能不老呢?&rdo;贺子珍坐在草铺的军毯上,整理着自己的挎包,&ldo;都快把我愁死了,我一闭眼就想到毛毛,我天天梦见他。&rdo;贺子珍的眼圈红了。
毛泽东沉默着,这种感情和忧虑是没法宽慰的,只能忍耐。但是,贺子珍的忧虑在毛泽东思想上引起的感触是难以尽述的。他,何止一个毛毛,多少亲人在战争中丧失了,多少战友在战火中离开了人世?在刑场上倒在血泊里的杨开慧又映现在她面前,那殷红的血流进了湘江,与今天千万个战士的血溶汇在一起。
战争造成了人间多少悲剧?毁了多少人家的幸福?葬送了多少人的未来?&ldo;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rdo;,杜甫的《悲陈陶》把战乱写得多么悲壮?慈母失子之痛,青年阵亡之惨,苦难之深重,是任何尺度都无法衡量的。
但是,人们并没有被苦难所压倒,他们踏着战友的血迹投入新的战斗。他们是不是都知道,只有用战争才消灭苦难,只有用战争才摧毁不平,只有用战争才制止战争?
在湘江两岸,在战火纷飞的战地上,战士们掩埋了战友,又投入浴血搏斗,他们怀着怎样的悲伤、愤恨、痛苦、希望、信心和激情向往着未来的胜利啊!
必须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这不是个人的权力问题,也不是个人的荣辱问题,而是事关全军生死存亡的问题,必须斗争,必须争取,必须讲求策略以达目的。
英明,是一种多方面权衡利弊寻求致胜之法的艺术。此时,毛泽东的心境非比寻常,他跟贺子珍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她沉陷在失去孩子的哀伤里;而他,却从这种哀伤中挣脱出来,把目光投得更远,想得更开阔,把民族的痛苦,人民的灾难,全军的危安放在心头。他必须付出代价,必须作出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