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接触,简宁发现他似乎不怎么待见自己,对她充斥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排斥感。
虽然简宁挠腮费解,辛辛苦苦背他回来,好吃好喝养着,有护工伺候,还要怎么贴心,咋地就不待见了呢。
感知到那种隐隐的排斥,她很少去他房里打晃,始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想不明白,只能归咎于气场不合。
人与人之间的气场是一种相当玄妙的东西,气场不合没办法做朋友,这种情况硬蹭人家大腿只会适得其反。
因而,简宁渐渐掐灭掉走捷径的火种,君子之交淡如水挺好的。
自己能力又不差,完全没必要硬赶着往上贴。
气场不合归气场不合,江熠华动用关系帮她解决了一件心病,简宁由衷感谢他,也没有说抱不上大腿就态度哗变,该怎么对他一如往昔。
这会,他在院子里晒太阳,简宁特地搬了根凳子放在他身侧,奉上一本书,泡上一壶茶,一碟果脯,供他消遣打发时光。
“德利,你看家哈。”简宁和三姐一人担了两箩筐红薯,准备去胡同院磨粉:“照顾好江同志。”
最近红薯吃的少,眼看要开春,再不吃红薯要烂了,索性全部弄到胡同院碾碎。
上次猎野猪,简宁发现了好几块野红薯地,今年自留地就不打算种红薯了。
所以,不需要留种,全拿去碾粉,红薯粉用途蛮多,平时炒肉丝捏一小撮,炒出来的肉丝滑嫩鲜美。
水煮肉,煮滑肉,炸酥肉也需要红薯粉,夏天又可以做凉粉,简宁还想晒点粉条存着。
馋酸辣粉了。
“诶,家里你别惦记,有我呢。”德利坐在屋檐下用细麻绳帮他四姐编网兜,稻草编的网兜不经用,在地上磨几回就散架,他笑眯眯道:“一会我编好网兜,把几个大桶洗干净晾晾水。”
红薯碾碎要挑回来出粉,镇上一夜把水倒掉,沉淀在桶里的淀粉捏成小块状,等淀粉坨坨快要干的时候在捏成粉在太阳底下暴晒。
之后用布袋装起来,干透了的淀粉可以保存一年。
简宁笑容温和:“行,辛苦你了。”
谁不喜欢勤快醒事的娃呢。
姐妹两个挑着红薯出门。
黑豆粘简宁粘得紧,踉踉跄跄跟在身后,三四个月的小崽子走路有点打飘,速度却不慢。
两人一狗走到胡同院大门口,就听见一道特别有辨识度的钩子声音:“嫂子,你不清楚内情,大队长是看在简大爷当年帮衬过他爹一回,才出手抑制大伙议论,这件事根本不是空穴来风。”
当初简宁救江熠华下山,一开始确实传出一些难听的流言蜚语,后来大队长上门,大概知晓了江熠华身份,压制住了流言。
大队长出面,比简宁的拳头还好使。
水磨村地界的村民,甭管你是出门开介绍信,地里分配做工,生娃落户,分粮解决矛盾,批地基,划自留地方方面面都要仰仗着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