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筱鸯确实很惨,但这些戏都是她自己选的,真正冤枉的,其实是新版《红楼梦》。
新红楼大多数负面评价说的都是审美习惯的问题,而并没有指出真正的错误。
甚至有些让观众感到不适应的点,恰恰是剧组为了照顾到原着文本现象而做出的决定,他们的负面评价恰恰暴露了他们不了解《红楼梦》,也不关心对错。
也有少部分真正对《红楼梦》爱好和深入了解的观众,他们有的一板一眼地,去尽可能挑出每一个细枝末节的错误。
有的则只是在借批评电视剧中的某些处理方式,来强行输出自己的学术观点。
譬如书中有些情节和人物在红学界本就有争议,影视剧只能选取其中一种观点来拍摄,那么持不同观点的人则会拼命攻击,并言之凿凿地把这当成电视剧的一大罪状来混淆视听。
其实上述的情况都不是问题,无论是观众单纯从观感上评判是否欣赏得来,还是爱好者、研究者从文本角度考量对错,都再正常不过。
真正令人失望的是他们在评判新版《红楼梦》和其他影视版本时的双重标准,当然,这个其他影视版本多数情况下指的是87版。
对于八十回以内的剧情,87版的改编和整合,哪怕是添加了一些与人物身份或性格并不相称的台词,也都统统被评价为小说影视化时的合理化改编:
“即便与原着文本不同,也是符合原着精神的。有那么多专家学者在把关呢,这样的改编肯定是对的。”
而当新版出现了与原着不完全一致的细节时,则会被批评不尊重原着,是在乱改魔改。
事实上新版也有专家学者做顾问,片场一些道具摆放问题如果拿不准都会直接给顾问打电话去确认,但双标者永远当作他们不存在。
至于八十回后的内容,基于文本缺失的事实,红学家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的研究成果,但大多为一家之言,从未或者说未来也不会达成绝对统一。
所以影视改编时,对于八十回后也不存在完美的解决方案。
历来红楼题材影视拍摄中,对于结局部分的处理方式无非两种,一种是遵从现存的通行本续书,一种则是另起炉灶,从红学家的众多观点中挑出一部分来改编。
新版选择了前者,87版选择了后者,实际上都无可厚非,但观众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很多人认为87版采用了红学家意见,是真正的尊重原着。
实际上红学家意见也并不完全等价于曹雪芹原意,且不同的红学家也存在着观点差异,87版的结局改编只能代表其中部分人部分观点,尚有不足之处。
而且关键在于,事实上87版也采用了续书中的部分情节,只是占比相对较少。
而新版大体遵循续书去拍摄也是遵从了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算是比较中庸的做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却引来一片骂声。
而这其中很多批评者所抗议的“探春回家省亲”、“兰桂齐芳”、“林妹妹也说混账话”等明显背离原文走向的续书情节,实际上在新版电视剧中已被删去,有些批评的声音明显是并未看剧就空口开骂的典型。
关于导演的创作态度,网上也流传着一些所谓的对比视频。
然而,这些看似公正的对比视频真的公正吗?
认真对比可发现,这些视频中选取的新版导演发言,大多是截取自采访视频,当时新版《红楼梦》被大面积攻击和讨伐,导演在应对采访时难免带有情绪,且需要临场发挥,所以有态度不够友善或措辞不够精准圆满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