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四大书院名动天下却能一直超然于世,甚至连朝廷的账都不怎么买。
本身就有大儒坐镇,又有圣器加持,
这实力就算比不上圣贤在世,也差不了多少吧?
殊不知他吃惊,
董知节看着他也是惊叹不已。
身为五品资深大儒,董知节对于文气的感应自然再灵敏不过。
因此只是一照面,李玄体内的文气状态就已经尽落在他的眼里了。
虽然文气修为还停留在七品圆满之境,
但这一身文气,却比一些刚入门的大儒都要雄厚许多,
也就是比大儒少了一丝能够天人感应的特性而已。
再看看对方年轻得过分的面容,饶是董知节为人豁达,心胸宽广。
也不由得生出一丝长江后浪催前浪之感。
原本这次来,他还抱着一丝收徒之心,想要把将李长青这个英才收入门墙。
可来到这儿一看,这李长青的妖孽程度简直比传闻中的还要夸张,
距离大儒之境都已经是近在咫尺,
只要契机一到,随时随地都可能突破。
人家眼看着就要成为可以跟他坐而论道的同道中人了,
他哪还有脸提收徒的事?
就在他念头思忖间,白马篇的最后一句也已经落在纸上。
轰隆!
随着最后一点笔墨落下,
顿时天地间激荡的文气如潮水一般涌来,
诸般异象也都纷纷落下,汇入纸卷上那一个个银钩铁划的字句之中。
随机这些异象一收,整幅字画上迸发出冲天文气华光,光耀霄汉。
一种奇异的文气波动以字画为中心向着四方扩散开来。
众人心中顿时齐齐升起一种明悟,
一件新的墨宝,成了!
那些对墨宝一知半解的人也还罢了。
而像袁浩文这种深知墨宝的意义和价值的人来说,
几乎都要激动的颅内高潮了。
这可是能够跟鸣世诗词一起流传下去,传承千古的墨宝啊。
能够亲身经历诗词鸣世,并亲眼见证这样一件墨宝的诞生,
就这份经历,就足够很多人吹嘘一辈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