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她也不理会扁着嘴闷闷不乐的小女孩,转过身朝着不远处的王叔走去。
大步走到正在收拾凌乱破烂的院子的王叔面前,柳婧唤道:&ldo;王叔。&rdo;
王叔是知道她的身份的,当下连忙小声唤道:&ldo;二姑子,你唤我?&rdo;
柳婧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一册文书递给王叔,她小心地朝四下看了一眼后,转向王叔认真地说道:&ldo;这是我与顾家郎君的婚书,你且赶往鄱阳郡,把柳府发生的事禀于顾府,然后,向顾府借一千五百金……&rdo;
不等她的话说完,王叔便苦笑道:&ldo;二姑子,要是顾府能够援手,大人也不会向赵宣那等豪强开口了。&rdo;
他说的是实话。
柳婧垂下眸,温软轻缓地说道:&ldo;我知他们不会应承……等他们找词推拖几日后,你再拿出这婚书,便说,如果顾家能拿出五百金,柳氏愿意解去婚约。叔切记,最少,顾府也得拿出三百金,你才还给他们这文书。&rdo;说罢,她从怀中掏出顾府的定情玉佩一并塞给王叔。
王叔急道:&ldo;二姑子,这怎么可以?事关你的终身,不能如此糙率!&rdo;
柳婧抬头看向他,苦涩地说道:&ldo;叔……我已年近十七,及笄将近一年,顾府从不言娶。这等婚事,留着又有什么意思?&rdo;
王叔一阵哑口无言。
直过了一会,他才讷讷地说道:&ldo;那,夫人可知道此事?&rdo;
柳婧苦笑道:&ldo;叔,当务之急,是凑齐还债之金,再救出父亲……如能从顾府凑到五百金,或可解一时之难。&rdo;
她这话一出,王叔也明白了她的话外之意。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能凑到钱就是万幸,哪里还有那么多顾虑?
当下他长叹一声,点了点头后把文书收入怀中,道:&ldo;姑子放心。&rdo;柳婧见他答应,高兴地点了点头,转又吩咐道:&ldo;隔墙有耳,唤我大郎!&rdo;
&ldo;是,大郎!&rdo;
☆、第三章路遇
柳府虽然抵押出去,不过柳父承诺还债的日期还没有到,所以柳婧也没有对家人做什么安排。现在的情况是,她如果在三个月内赚到还债的钱,自是一切好说,如果赚不到,那安排什么都没有用。
第二天,柳婧带着家里的几个老仆,还有那雇来的二十个浪荡子,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阳河县。
她前往的地方是扬州的治所历阳城。历阳是扬州最繁华的城池,是扬州刺史地驻地,那里人文荟萃,儒生成群,商人数不胜数,是所有扬州人最神往的城池。
扬州一地河道众多,从阳河县到历阳,选择水道,可以节省一点时间,虽然走不了多久,又得走一阵官道的。
自从出了阳河县后,柳婧便很沉默,她站在船舱处,静静地看着外面奔涌的河流,眉峰一直不曾舒展。众浪荡子虽是她雇来的,不过随着天下越来越太平,他们这些崇拜游侠儿,一心一意想做个郭解一样的浪荡子们,日子其实并不好混。再则,如郭解那样的大游侠,平生最信奉的,不就是&lso;一诺千金&rso;&lso;愿为信义抛头颅&rso;么?所以,柳婧虽是他们的雇主,这些汉子还是一个个对她恭敬顺从,真如一个地道的家族护卫一样,非常的尽职尽责。
如此日夜兼程,一行人终于在半个月后赶到了历阳。
看到那高高耸立的历阳城门,柳婧便吩咐众牛车停下,她从怀中拿出一些金,交给那些雇来的车夫,目送他们离去后,再转向众浪荡子,大声说道:&ldo;诸君,此番已然到了历阳,柳某租好院落后,还请诸位各就各位。&rdo;
她盯向众人,温和地说道:&ldo;无论是花楼酒坊,还是各大市场,或是码头和刺史府外,诸君
就按我在路上安排的,蹲守在那里,张着耳朵认真地听,认真地看。你们只需记住我一句话,你们的任务,就是把当天听到的每一句话记住,对那些特色的人多加上心。你们记着,不管是小到妇人打架,还是大到官员入境,全部都要记下来,一到晚间,便禀报于我。&rdo;她顿了顿,微笑道:&ldo;当初在吴县时,柳某选择诸君,便是知道你们记忆超群,如今到了历阳,还望诸君全力助我!&rdo;说罢,她深深一揖。
众人连忙乱七八糟地还礼,一个个慡快地应道:&ldo;小郎放心。&rdo;&ldo;此是小事。&rdo;&ldo;此事甚易。&rdo;
得到他们的应承后,柳婧带头朝着城门走去。紧跟在她身后,她从柳府带来的仆人鲁叔低声说道:&ldo;大郎,你这是想做什么?&rdo;
不管是王叔,还是包括鲁叔在内的几仆,都是跟随柳母多年的忠仆,因柳父柳母都对他们恭敬客气,所以从小到大,柳婧也把他们当成了长辈。
听到鲁叔的问话,柳婧摇了摇头,低声回道:&ldo;到时叔就知道了。&rdo;她说是这样说,可神色有点虚,鲁叔突然想起,眼前这个看起来行事果断,很有主见的小主人,实际上还只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姑子,再说,柳府欠的可是巨债,要在短短三个月内赚到还清这笔债的巨款,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她多半是想碰一碰运气,哪里真有什么确切的主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