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若怀的母亲不禁感慨,&ldo;真是个好姑娘。&rdo;
好姑娘杜三钮听到钱娘子拍她家门,一边念刀著自个给自己找罪受,一边眯著眼穿衣、洗漱。到卫家才发现院里灯火通明,主子下人全起来了。
卫若愉看到三钮先打个哈欠,才晃悠著胖乎乎的身子过来,努力睁大眼,&ldo;三钮姐,我帮你。&rdo;
&ldo;瞧你困得。&rdo;杜三钮也忍不住打个哈欠,拍拍脸让自己清醒点,&ldo;有钱娘子她们帮忙,去找你母亲吧,她待会儿就回京城了。&rdo;
小孩一听这话,终归舍不得母亲,难得听话的同三钮挥挥手。
杜三钮要做的是撒子,即发面盘成条,远看就像一条细长的蛇盘在盆里,然后杜三钮拉起手指粗的面条,拉成平时吃的面条那么细,扭成类似麻花状,放到油锅里炸,炸至金黄捞出来,放到密封性好的袋子里,半年也没事。
刚出锅的撒子香、酥、脆,钱娘子和面的时候三钮叫她放些芝麻进去。卫家几位主子吃到撒子,直说:&ldo;钱娘子,别做葱油饼了。&rdo;
杜三钮教卫家的丫鬟一会儿,小丫鬟就接替她的事。于是杜三钮和面,用死面做些烙馍。其实她想做水烙馍,但是水烙馍要在篦子上蒸,而且薄的透亮不顶饿,便觉得做比水烙馍厚两层的烙干馍。
烙干馍并不是干的,之所以这么叫,是做的时候不放油盐,在锅里干烙。而且做烙馍最好用鏊子,然而卫家没有,三钮家也没想起来置办,便用炒菜的小锅做。
在钱娘子等人做撒子时,三钮同卫家的小丫鬟用小锅做三十张烙馍,等她做好,撒子也全部炸好。杜三钮强忍著困意,做个油焖茄子,对钱娘子说:&ldo;茄子放到烙馍上面,卷著吃即可。路上不想吃驿站的饭,自个随便炒个南瓜丝,卷著吃也成。&rdo;
钱娘子见她的脑袋一晃一晃,&ldo;我知道了,三钮姑娘,赶紧回家睡一会吧。&rdo;
杜三钮嗯一声,去院里同正在吃饭的卫家人打声招呼。一向在孩子面前装矜贵的卫炳文停下筷子道:&ldo;三钮,谢谢你。&rdo;
&ldo;卫大人客气啦,我没做什么,撒子和烙馍是你家人做的。&rdo;杜三钮见很是郑重,颇为不好意思,毕竟无论是撒子还是烙馍,都不是她原创,她只不过借花献佛而已。
此时天已亮,卫家一众见小姑娘的脸色微微泛红,很是诧异杜家村泼辣出名的杜三钮脸皮这么薄,&ldo;快回去吧,我瞧你都快站不住了。&rdo;卫若怀的母亲开口。
杜三钮到家就去睡觉,一觉睡到接近晌午。毕竟她这具身体只有十岁,起得早又干一会儿活,撑不住太正常了。
卫炳文一行的离开,并没在杜家村引起多大轰动,按照村里人算的,他们十七就该回去了,因一场大雨拖到十九。
按照卫炳文来时速度,最后两天他和卫炳武得快马加鞭先行一步,才能赶在九月初一前抵达京城。有撒子和能放两天的烙馍,卫炳文哥俩到京城穿上朝服,按之前那般束腰,却发现腰带有些紧,&ldo;我又胖了?&rdo;见到卫炳武就问。
卫二爷算是半个武将,在老家时,每天早上都会和护院切磋两招,卫炳文是纯纯的文臣,饭后就往椅子上一瘫,拿著书消磨时间,&ldo;你胖不是很正常?大嫂给我们两包撒子,你一包吃完,我还剩一半呢。&rdo;上下打量他一番,&ldo;挺好,都吃到身上,也没浪费。&rdo;
&ldo;滚蛋!&rdo;卫炳文哭笑不得,却忍不住松松腰带。
与此同时,百里外的驿站里,估摸著下午就能到家的卫家两位夫人早早起来梳洗打扮,务必以最好的状态抵达京城。
小丫鬟算著老夫人走一年多了,便拿出金簪金戒指,询问她主子,&ldo;夫人,您看戴哪个?&rdo;
卫若怀的母亲刚想说,你看著办,余光瞟到多宝盒里的东西,猛地睁大眼,&ldo;等等,这个镯子为什么在这里?若怀没送给杜三钮?&rdo;
小丫鬟一愣,&ldo;少爷什么三钮?&rdo;
&ldo;在老家的时候,我让若怀找你拿个金镯子送给杜三钮,他没找你?&rdo;卫夫人说著,不禁皱眉。
小丫鬟更加不解,&ldo;少爷送了啊。但是少爷说你告诉他是哪个镯子,少爷自己拿的,没问奴婢啊。&rdo;
&ldo;你确定?&rdo;卫夫人不知为何,有种不好的预感。
多宝盒里的每样首饰都是卫夫人亲自放进去的,搭配她带去老家的衣服,第三层贵重的首饰,她不放心留在京城也就带了过来。但是卫夫人下意识翻找上两层,见什么都没少,&ldo;不可能啊。你亲眼看见若怀拿著东西出去了?&rdo;
小丫鬟仔细又认真回想一番,&ldo;奴婢当时坐在门口给小少爷做衣服,少爷翻找很长时间,奴婢要去帮忙的时候,少爷说他找到了。对了,出去的时候盒子都没关好。&rdo;
第52章糯米藕
卫夫人立马把所有首饰拿出来,转瞬间,梳妆台上多出一堆白绸缎,彩石、玉石、镶嵌金手镯皆在,独独那对老旧的金手镯少了一只,卫夫人简直气乐。
见著卫炳文第一句话便是,&ldo;瞧瞧你儿子干的好事。&rdo;抬手把孤零零的金手镯扔出去。卫炳文慌忙接住,仔细瞅了瞅,&ldo;给我这个干么?不喜欢就叫人送去融了,或者赏给下人。&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