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若怀不信的看她一眼,见她没有说的打算,&ldo;每隔几天祖父就会让我休息半天。&rdo;
&ldo;若愉,你哥呢?&rdo;卫老去书房里找本书,回来就看到院里空无一人。
扶著护院的手慢慢从小马驹上滑下来的小孩冲西北方翻个白眼,&ldo;和三钮姐一起走了,我喊他还装没听见。&rdo;说著跑到卫老跟前,仰起头大声说:&ldo;你没有觉得大哥自从来到这里像变了个人?祖父,他天天念刀我别去给三钮姐添麻烦,自个还让三钮姐带他上山玩,他,大哥就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啊。祖父,你必须得好好管管他。&rdo;
卫老点头,佯怒道:&ldo;太不像样,回来我罚他写五篇字。&rdo;
&ldo;这还差不多。&rdo;卫若愉哼一声,又喊护院教他骑马,浑然忘记他们每天的功课包括五篇字。
再说卫若怀,存在和三钮单独相处好好培养感情的心思,怎奈他并没有和姑娘家独处过,根本不知道说什么或者怎么说才能讨她们欢心。以致于一路下来,基本上是三钮说,他答,偶尔装白痴的问两个问题。没什么进展,倒也和往常一样没引起三钮怀疑,还帮三钮摘一篮子香椿芽。
昨天半夜下一场小雨,今天早上多日不见的太阳终于露出头,也没能把香椿芽上的水珠全部蒸发。三钮回到家淘洗一遍香椿芽就倒入锅里绰水,而烧火的人正是卫若怀。
丁春花从外面回来,路过厨房里看到一个烧火一个做事,两人有说有笑,莫名地像一对小夫妻?丁春花心中一颤,慌忙摇摇头甩去这么不靠谱的想法,&ldo;你们在干么?&rdo;
&ldo;绰香椿芽。&rdo;三钮扭脸道:&ldo;娘干么去呢?来家也不见你,门也不关。&rdo;
&ldo;去地里看看,咱下午育苗。&rdo;丁春花瞅瞅自家闺女又看了看卫若怀,见两个孩子神色坦然,没有被抓包的窘迫或心虚,再次确定自个老糊涂,孩子才多大点,哪懂什么情情爱爱,&ldo;中午吃这个?&rdo;
&ldo;哪能吃饱。&rdo;三钮一听她娘下午得干活,便打算做香椿炒蛋当菜,随即教卫若怀香椿饼的做法,等卫若怀回家的时候分给他一半香椿芽。烧火的人也变成丁春花,&ldo;三钮,你也大了,别再像以前一样整天跟小子们混在一起。&rdo;
&ldo;怎么啦?又有人说闲话,我又没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rdo;亓国男女大防不严,可也有不少老古董见不得女孩和男孩一块玩。
&ldo;没人说什么。&rdo;丁春花可不敢说她自个胡思乱想吓著自己,卫若怀是谁,京城大少爷,哪是他们这等人家高攀得起的,&ldo;你十岁了。&rdo;
&ldo;我才十岁啊娘。&rdo;前世她早熟,这个年龄也不知道谈恋爱,&ldo;离我嫁人至少还有八年,你想的可真远。&rdo;说著淘一碗米。
丁春花一看她这动作,&ldo;等等,现在就做饭?&rdo;
&ldo;咱做蛋炒饭,米饭凉了才好做,先蒸放在那儿。&rdo;三钮盖上锅就去她房间里拿绣了一个月还没完工的绣帕。
丁春花瞧见顿时满头黑线,&ldo;指望你做衣服人得冻死。&rdo;
&ldo;大哥真是回回都不空手。&rdo;卫若愉气堂哥出去浪不带他,听到他和钱娘子说的话,心里的怒意消了,却还忍不住说:&ldo;你真该照照镜子,看看自己吃成什么样了。&rdo;
&ldo;反正没你胖。&rdo;卫若怀也感觉到他比在京城的时候胖了,所以每天早上起来和护院一起锻炼。
与此同时,另一边被亲娘嘲讽的三钮一怒之下滚去她房间,边走边说:&ldo;我今天就把它搞定。&rdo;愿望很美好,却赶不上变化,她刚动两下针,就听到姜婆子喊,&ldo;婶子,三钮妹子呢?&rdo;
&ldo;三钮,出来。&rdo;丁春花见灶里有木头,估摸著烧完能蒸熟米,便搬几个板凳坐在院里。
&ldo;什么事?&rdo;三钮拉著脸出来,看到姜婆子身边还有和她差不多大的妇女,&ldo;这是王家洼的王嫂子,也是我小姑子的婆家嫂子,她想找你们做喜宴。&rdo;
&ldo;哦,那有什么要求?&rdo;三钮一听来生意了,抬脚去堂屋里倒两杯热水。
&ldo;不用,不用,我们不渴。&rdo;来人下意识舔了舔嘴角。三钮瞧见也当作没看见,笑容和煦,道:&ldo;现在不渴,一会儿说多了就渴了,先拿著。&rdo;
&ldo;哈哈…瞧瞧我三钮妹子多会说话。&rdo;姜婆子恭维道。
丁春花笑说:&ldo;可别再夸她,你们每天夸她一遍,再过些日子她都不知道自个姓什么了。&rdo;
卫公子如果能听见一准答:&ldo;姓卫。&rdo;可惜他正应付挤兑他的小吃货堂弟。
&ldo;娘,人家过来有正事。&rdo;三钮转向姜婆子,姜婆子戳一下王婆子胳膊,对方忙说:&ldo;是这样的,三钮姑娘,我家里有白菜,没有山药,也有点木耳、冬菇这些干货,但是不多,我该买些什么?&rdo;
三钮问了她家几桌客人,然后才说:&ldo;向你们村里人买些干货吧。还有,你是打算自个杀猪还是买人家的?&rdo;
&ldo;家里倒是有头一百多斤的,姜嫂子说够了。&rdo;王婆子心里很忐忑。
王家的二儿媳妇娘家穷,成亲那会儿对方不敢提太多要求,因为不但穷汉难讨媳妇,家里穷的姑娘家也不好嫁,谁都不想摊上穷亲戚,所以姜家准备的宴席也就稍稍过得去,不是多好,也花了二两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