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崇收到信的时候就心动了,可事情毕竟来日方长,需要细细琢磨各种细节考虑各方反应,可实行度等等。
不过现在……
“来人,备轿,我要去齐府。”
放点风声也是好的。
让天下学子明白一下朝廷注重躬行科的决心,也为以后的改革铺路。
让顺便让吏部掌管躬行科的人紧紧骨头。
至于对宫中的席家姐妹有多少效果……关他屁事,宫斗的又不是他。
%%%%%%%%%%%%
“竹云,这消息真的假的?”文贵妃叫来自己的大宫女,母亲入宫,传递了外面开始盛传的消息,科举要改革,而且还是大改。
“这……”竹云犹疑了一下,“娘娘,奴婢可说不准啊。”
“随便说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依奴婢看,这件事八成是真的。夫人说得很具体,连消息最初是从哪里传来的都有。那……可是黎大人!”
黎崇是属于这一代人的官场传奇。从犯官子弟到位极人臣,十几年华丽逆袭,还是当今帝师,如今把控朝局,故交门生遍布朝野上下。
对于文家这种维持着清流的脸面,时刻准备杀回朝堂的人家,那可是就差把黎崇每日三炷香的供着了。
妥妥的偶像。
文贵妃和她的贴身宫女,几乎可以算是听着黎崇的传奇长大的。
这本来是韩少军机缘巧合下随便出的招,也是席家姐妹藏在背后的后台,更是黎崇随便先放出来的□□。
对韩少军来说,席家姐妹做得成与否,都无所谓。反正,他有的是办法让文贵妃吃瘪。
对于席家姐妹来说,黎崇做得成与否,也无所谓。反正,那是沈静姝的要求又不是她们的。
对于黎崇来说,后宫争斗成功与否,也无所谓。反正,他只是顺便推行他的政策。
于是三个无所谓,三个随便出招叠加起来让可怜的文贵妃坐立难安。
黎崇这个名字太具有传奇性。
而现在文贵妃的弟弟是她们文家唯一的希望了。
若是再清流一代,文家就会在这个京城的上流社会里彻底除名了。文贵妃这代,靠着祖父的庇荫,她爹的婚事,小弟的婚事都能算是权贵眼里的清粥白菜。
可若是小弟不能站起来撑起文家,到了再下一代,他的侄儿恐怕就会轮到白开水的地步了。好人家谁还会与她家联姻。
她就算是想把公主嫁给自己的侄儿都不成了啊。
除非她的侄儿年少成名,十几岁就能金殿高中,蟾宫折桂。否则谁会嫁给一个祖父、父亲都只是秀才功名的家庭。
想也知道,皇上绝对不会同意的。
就算自己让公主和侄儿青梅竹马,最后公主垂青,皇上妥协,强行嫁过去,那也是佳话变闲话。
文家的清流之名算是彻底完蛋了。
变成了靠着女人裙带上位的攀龙附凤之辈。
文贵妃越想越恐慌,她目前打听到的消息是:黎崇大人建议,要把躬行科提到乡试前考,还决定大大加大难度,为朝廷选精英之才。
“怎么办怎么办?!乡试最重要了,有人因为紧张而一辈子难以中举,这种事偏差不得。躬行科,躬行科,小弟小时候身子不好。多是在家苦读的,没怎么出去走过,哪里擅长这个!”文贵妃急得直跺脚。
“要不,娘娘问问皇上?”
“对,就这么办。竹云,还是你聪明,去,拿着云卷琉璃糕去建章宫,说大公主想皇上了。”宫女的一句话让文贵妃茅塞顿开,立刻定了心神,还有心情重新开始梳妆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