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儿微笑着,“奴婢都听奶奶的。”
李氏看着花径尽头地放生池,“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我也觉世间诸般善业,皆不及放生,平日虽是未修佛课,但凡至寺庙进香酬神,必要放生。若是能积十世善行,下世便可转投为男子。
”
众家女眷纷纷点头,“李奶奶说得极是,这世上之人,有十世恶行,方转投为女子在凡间受苦。这世上的男子,却是因修了十世善行,方能得了这个躯壳。今日我们都要积一些功德,免得来世受苦。”
齐粟娘断没料到在李氏这般才女口中听到这段旧话,正怔忡间,引路地知客僧连宣佛号,“善哉,善哉。各位女菩萨皆是有慧根之人,今日得种善因,日后必得善报。”转头对跟从的小和尚道:“再多取些锦鲤和龟来,助女菩萨们积功德。”
爷们原在池边看鱼,见得女眷已到,便散在放生池四面闲谈。
齐粟娘放了两尾红锦鲤,见得女眷们呼啦啦围到了不过一亩方圆的放生池边,便退了开去。
她带着比儿站在池边丁香树下,看着法源寺的知客僧将一桶桶五颜六色的锦鲤和一盆盆乌龟送了上去,不住口地宣佛号,“善哉,善哉”说个不停。
齐粟娘见得齐强顺手挑了一桶递给了沈月枝和月钩儿,压低声音道:“一条鱼多少银钱?”
比儿卟哧一声笑了出来,“放一条鱼一钱银子,放一只龟也是一钱银子。”
齐粟娘咋舌道:“他们捞上来还可以再用……”
话音未话,便听到有人笑了出来,齐粟娘转身看去,连震云慢慢走了过来,身后的连大河瞪了连大船一眼。
连震云扫了一眼齐粟娘绿绉纱春衫琵琶襟腰上地大绿牡丹,微微笑道:“夫人不去放生?”
齐粟娘亦笑道:“人太多,别把我放生了就好。”
宋清坐在丁香树下的青石上,看着湖边站在一处笑语的二主三仆,不禁笑道:“他的胆子倒大,我看十四阿哥虽是在笑,心里却已是气极了。”
狄风如微微一笑,“小不忍则乱大谋,十四阿哥自然会忍。”又转过眼去,“你看齐强,虽是一路盯着,也是没有说话。到底他妹子也不会吃亏。”
宋清哼了一声,“自然不会吃亏,五朵绿牡丹是容易种出来的么?全让连震云拿来献殷勤,讨她欢喜了。”
狄风如哑然失笑,宋清却又笑道:“若是有机会,倒要和那位陈大人喝一喝酒。十四阿哥和连震云哪一个是好惹的?他这样漫不经心,老婆还没被抢走,照旧死心踏地,唯恐别地女人来抢他,还真不是个寻常人物。”
狄风如连连点头,笑道:“早说过不是个简单人物,现下日日在宫中伴驾,倒是比阿哥们还要常见到皇上。若不是这样,他老婆也没法子安安稳稳站在这里,还怕那位秦大管家没有手段么?”
宋清笑了出来,眼睛看向丁香树下的人影。白纱团扇子柄上有一根寸长的银钱圈,银钱上吊着一朵盛开的绿牡丹。大风儿突地吹起,宋清的视钱随着绿牡丹上地银钱儿轻轻荡了起来,一圈又一圈缠绕在持扇的手指上……
第十八章等着开价码的连震云
风起了,便是一场大雨。法源寺的游人们纷纷向城内
玉顶檀木马车虽是包着油布,在倾盆大雨里奔了两刻钟,仍是开始漏雨。齐粟娘身上的春衫儿湿透,头上的绿牡丹花儿早就不知被风雨吹到何处,连打了三个喷嚏,裹着泥金色绸子披风急步进了内室。
她赶着同样淋湿的比儿和仆妇去换衣,自个儿拿了块干帕子,脱了湿衣拭干身子,换上了家常衣裙。
她方散了湿擦拭,比儿已是换了衣端进了热茶。齐粟娘接过热茶,向窗外看了看,比儿笑道:“奶奶放心,奴婢方才问了,看着起风的时候,他们就把雨具送到宫里去了,小连收了。”顿了顿,“不过,小连托信儿说,爷今晚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皇上好似在和爷说河道上的事。”
齐粟娘一听“河道”两字,便有些坐立不安。比儿安慰道:“奶奶不用担心,爷心里有着奶奶,总不会冒失的。爷不是说,这时节不做出头鸟,只做推墙手么?”
齐粟娘哧一声笑了出来,揭开茶盖喝了口热茶,“若不是这时节乱得很,他必要去做出头鸟。”歪头想了想,叹了口气,“河台赵大人这堵墙什么时候才能倒呢?咱们也好顺手推一推。”
比儿笑道,“这些朝堂上的事儿,奶奶不用烦心。爷心里有分寸呢。”
天边隐隐传来一阵隆隆滚雷声,黑云翻滚雨下如注的天空中猛然扯出一道巨大的闪电,把齐粟娘和比儿都吓了一跳。比儿听得外头的雨越下得急了,庆幸道:“好在看着起风,狄大当家就招呼着打道回府,否则必是要陷在路上的。”
“北京城地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不像我们南边,整天飘雨,也能下个十来天。”
比儿收拾齐粟娘换下地湿衣。看了看腰襟上已是揉烂了地大绿花儿。又看了看扇柄上空荡荡地银线圈儿。可惜道:“这些花儿若是长在花枝上说不定还能熬过去。也难怪宋大当家心疼。一个劲地盯着瞧。”
齐粟娘笑啐道:“开先是谁死劝着让我戴花儿地?现下又来招我不安。”她打了个哈欠。“比儿。你去歇歇罢。我先睡会儿。今日在法源寺里竟是没坐过。为着躲联诗说戏。满寺里都走遍了。”说罢。站起来解衣。“等爷回来。和他一起用晚饭。若是他不回。便再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