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因为对海那边的大陆、国家、土地感兴趣,国王和权谋家们投入巨资,力求往外认识世界,如此一来,自然会有人对这一块感兴趣,感兴趣的人多了,研究的人才会越多。
数学航海学天文学都是在研究测绘经纬度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要是杨坚肯投入这一块,那就再好不过了。
只一切都是她的空想,任何东西都是时代的产物,时代需要这些东西了,这些东西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杨坚是典型的功用主义者,现在她就算跑去跟杨坚说发展科技的重要性,百分百确定杨坚会听之过之,半点不会放在心上,就算勉强答应了,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毕竟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发展科教这一块,回报周期太长了。
更何况这与杨坚的治国理念相违背。
杨坚想要构建的便是一个自给自足安分守己的农耕社会,任何不利于这样整齐有序模式化发展的政策和理论,都是绊脚石,杨坚会打压并弃之不用。
贺盾杵着脑袋,脑壳都想疼了,心说别想了,合成化肥是没门了,想想其它有可能实现的路子罢。
又陷入了沉思。
杨广失笑,握着贺盾的手把人拉起来,温声道,&ldo;阿月,莫要想了,陪我去院子里用膳。&rdo;
贺盾起身,随他在外头的石凳上坐下来,&ldo;阿摩你今日不忙了么。&rdo;
杨广应了一声,&ldo;无碍,库和真路过此地,陪他打猎,明日一早派人把他送去长安便可。&rdo;
贺盾点点头,接着道,&ldo;阿摩,以后来朝的使臣,都问问他们国家的人都吃什么,有些什么品种,我们大隋土地类型各种各样,气候差异也大,有一些在其他地方不起眼的粮食,拿来我们国家种了,说不定产量会很高。&rdo;
杨广知她这段时间为百姓余粮的事伤透了脑筋,听她言之有理,便也应下了。
贺盾想着陛下平陈以后入主江南,着重开发江南地区,心说这一片千里沃野,正是种植水稻的好地方。
贺盾心里一动,拉住杨广道,&ldo;阿摩你可否派人去交趾安南一代看看,我记得他们那原产一种水稻,高产,耐旱,早熟,还是两季稻,个别地方还可以试试三季稻。&rdo;
贺盾说的是占城稻,原本宋时才会自越南传入中国,但这时候的越南很大部分土地还属于天[朝的地界范围,占城稻是一种原生原产的稻米,去找的话十之八[九都能找得到。
杨广纵是不太管农事上的事,也明白寻找新粮种不失为一条可行的出路,听贺盾这么说,想了想便道,&ldo;我从农司抽十个人,派他们一道去,有什么你直接交代他们,让他们带回来便可。&rdo;
嘿。
贺盾这才算有些盼头,看来她的种地小分队也不是全无用处,西晋的时候就有人研究再生稻了,她可以接着研究,只要气候条件适宜,两季稻和三季稻、或者与小麦早晚两种都很有可能,再加上实验改进现有的耕种工具,研究防虫灾害的药水等等,见效虽慢,但一直不放弃,总归是有条路可以走,一步步往下做着,肯定会有收获。
尤其是她做这些事都争得了陛下的同意,一半以上相当于是有朝廷支持,不会违法犯罪。
贺盾呼了口气,朝杨广作揖道,&ldo;谢谢阿摩。&rdo;
杨广看她自长安回来这几日里头一次舒了口气,想让她高兴,便把政务说与她听了,&ldo;这几日我精简了下并州各地的官员,把无作为的、职务重复的散官全剔除了,眼下各郡县官员减了一大半,连带晋阳也清减了许多,州郡上来的税倒可以减免一些。&rdo;
贺盾赞道,&ldo;这是个得罪人的活计,难得阿摩你敢做这个,是不是李德林大人的提议,嘿,阿摩,父亲知道了定要夸赞你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