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写书是啥 > 第41章 调整思路顺应时势 内容侧重重新规划(第1页)

第41章 调整思路顺应时势 内容侧重重新规划(第1页)

金兵频繁活动的消息如阴云笼罩,沉甸甸地压在众人的心间,让他们在创作之余多了几分紧迫感。山坳中的静谧仿佛也被这股紧张气息所打破,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都似在低语着危机的临近。苏御日夜忧思,敏锐地意识到,局势越发危急,《墨韵千秋》若想在这乱世中肩负起传承文化、鼓舞人心的重任,就必须根据当下时势做出改变,不能再局限于原先既定的框架。

一日清晨,苏御剑眉紧锁,早早地将众人召集至木屋前。阳光洒在他凝重的脸上,却驱不散那团因忧虑而生的阴霾。他目光深沉地扫过每一位同伴,见众人皆面带倦容却又眼神坚定,心中既欣慰又感慨,随后,他开门见山地说:“诸位,如今金兵肆虐,百姓深陷水火,我们的书稿不能再闭门造车。需调整思路,顺应时势,让内容更贴合当下,为世人点亮一盏希望之灯。只有这样,我们的心血才不会在这乱世的洪流中被淹没,才能真正成为人们心灵的慰藉与力量源泉。”众人听闻,皆面露凝重之色,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那一个个颔首的动作,仿佛是在立下无声的誓言。

唐寅率先发言,他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如松,目光中透着思索的光芒:“苏兄所言极是,我以为书画赏析部分,可多选取一些描绘山河壮丽、民众抗争的画作。从前我们侧重于艺术风格剖析,往后应加重画作背后故事的挖掘,展现画家在乱世中如何以笔为刃,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像那幅《山河御寇图》,画家绘出军民同仇敌忾抵御外敌的场景,我们便可深入探究画家创作心境,以及画作流传过程中对民众精神的激励作用。如此一来,读者在欣赏画作精妙技艺的同时,更能被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所打动,感同身受地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热血与抗争。”说罢,他目光炯炯,似已看到书稿新方向带来的力量,仿佛那些画作中的英雄人物正与他并肩而立,共赴文化传承的战场。

陆文手抚下巴,微微仰头,沉思片刻接道:“学术篇章亦是如此。以往多专注学术流派演变,如今应将目光投向古往今来文人学者在战乱中的坚守。讲述他们如何在颠沛流离中保存典籍、传承文化,让读者明白知识的火种从未熄灭。例如,可详述某位大儒于城破家亡之际,冒死护书,后又在流亡途中讲学授徒的事迹,为当下的学者树立榜样。这些故事不仅能让我们铭记先辈们的艰辛付出,更能激励如今身处困境的人们,在知识的追寻与传承道路上坚定不移,永不言弃。”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对先辈的敬重,每一个字都仿若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林婉兮轻咬下唇,双手交叠置于膝上,轻声说道:“诗词部分,可多收录一些反映百姓疾苦、祈愿和平的作品。且我们自己创作时,也当融入对现实的关怀。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般诗句,能让人体会到战乱中亲人离散之苦;我们亦可创作类似‘愿驱寇虏靖山河,再赋清平岁月歌’的诗词,抒发对抗敌胜利的期盼。让诗词成为我们传递心声、凝聚力量的媒介,用文字勾勒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了这一目标奋勇拼搏的决心。”她的眼神透着灵动与坚毅,手中的笔仿佛已在为新诗词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将心中的情感倾泻而出。

陈学究捻须颔首,目光在众人身上缓缓流转,若有所思地说:“大家所言甚是,不过调整内容时,还需注意平衡。既要突出当下所需的精神力量,又不能失了书稿的文化底蕴。我们是在传承华夏文化,万不可顾此失彼。文化底蕴是我们的根基,若一味追求迎合时势而抛弃了它,书稿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若只守着传统,不与时俱进,又难以在这乱世中引起共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他的提醒如同一剂良药,让众人在激昂奋进之时,不忘守住文化根本,犹如在狂风巨浪中为航船稳住了舵。

商议既定,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唐寅一头扎进书画堆里,重新筛选画作,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间唯有眼前这些丹青。他对每一幅入选作品反复研究,查阅大量资料,力求还原最精准的背景故事。时而为画家的爱国之举动容,眼眶泛红;时而为画作背后的艰辛唏嘘,喟然长叹。笔记写满了一本又一本,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是他对书画新解读的心血凝结。

陆文则穿梭于古籍之间,脚步匆匆,身影忙碌。寻找那些在历史尘埃中闪光的文人故事,犹如在浩渺沙海中寻觅珍珠。遇到模糊不清之处,他不辞辛劳,多方考证,甚至向山中采药人、猎户打听民间传说,只为拼凑出完整的文化传承脉络。每挖掘到一个动人故事,他便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与众人分享,眼中闪烁的光芒比星辰还亮。

林婉兮带领女眷们,仔细整理诗词库,甄别、收录契合时势的佳作。同时,她每日都会抽出时间,坐在溪边,望着潺潺流水,构思新诗词。灵感一来,她便迅速落笔,将对战乱的痛惜、对和平的向往化作优美诗句。那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仿佛是她与天地、与苍生的对话。

随着创作深入,书稿内容焕然一新。书画赏析篇,那些画作宛如一扇扇通往历史的窗,让读者看到乱世中的热血与抗争,感受画家们虽身处困境却心怀家国的伟大情怀;学术篇章,先辈们的坚守如熠熠星辰,照亮后人前行的路,给予在知识海洋中探索的人们无尽勇气与力量;诗词部分,或悲或壮,声声诉尽人间疾苦与希望,读来令人心潮澎湃,或潸然泪下。

然而,创作之路依旧荆棘丛生。由于专注新内容挖掘,书写进度放缓,众人心中不免焦急。且资料有限,有时为一个细节争得面红耳赤,难以定论。唐寅为一幅画的创作背景与陆文各执一词,两人翻遍手头古籍,引经据典,互不相让,额头布满汗珠,声音也因争论而略显沙哑。但即便如此,众人也未曾有过放弃的念头。

苏御见状,鼓舞士气:“诸位,困难只是暂时的。我们此刻的付出,是为了让书稿在乱世中成为中流砥柱。每一次争论、每一回困境突破,都是在为华夏文化添砖加瓦。想想我们一路走来,从山村书斋的废墟中寻回残稿,在深山里结庐而居、渔猎躬耕,自制纸笔,哪一步不是历经艰辛?如今这点困难,怎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在他的激励下,众人重拾信心,继续埋头苦干。

就在书稿逐渐成型之际,又一个危机悄然降临。负责外出探听消息的同伴匆匆赶回,神色慌张,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衣衫被汗水浸湿:“不好了,金兵似已探知我们在此处,正朝山坳赶来!”众人听闻,大惊失色,但很快镇定下来,他们知道,书稿与他们的信念即将面临一场严峻考验。苏御当机立断,一方面安排人员加强山坳周边的巡逻与警戒,利用地形设置陷阱,准备抵御金兵;另一方面,他再次组织大家商讨书稿的藏匿之处,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迅速行动,在山坳周边的山林中布置尖刺陷阱、绳索机关,一旦金兵踏入,便会被绊倒、刺伤。对于书稿,他们苦思冥想,最终在山坳深处发现一处天然洞穴,洞口隐蔽,内部宽敞干燥,且有多个岔道,便于迷惑敌人。他们将书稿转移至洞穴深处,层层伪装洞口,又在周边布置了一些误导金兵的假线索。

数日后,金兵果然气势汹汹地逼近山坳。但他们踏入山坳后,便陷入了众人精心布置的陷阱,不是被隐藏的绳索绊倒,就是被尖刺扎伤。待金兵反应过来,准备反击时,众人凭借熟悉地形,利用弓箭、石块等武器从四面八方攻击,打得金兵晕头转向。

金兵见势不妙,以为中了埋伏,不敢恋战,灰溜溜地撤退了。众人望着金兵远去的背影,长舒一口气,但他们知道,危险并未彻底解除,仍需时刻保持警惕。

经此一役,众人愈发珍惜这深山里的平静生活,也更加坚定了守护书稿、传承文化的决心。他们继续在创作之余,加强防卫措施,同时也关注着外界的局势,等待着一个能将《墨韵千秋》公之于众、传承华夏文化的契机。他们相信,黑暗总会过去,黎明必将到来,而他们手中的《墨韵千秋》,将会成为那破晓时分最璀璨的曙光,照亮整个华夏大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