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一次首先轮换和调动的军队,属你麾下掌管的安西军最多。”
“小婿回去后便着手处理此事。”
看到李雄答应后李隆基接着问道:“至于安禄山请辞回平卢的事情,你怎么看?”
李雄知道今天的重头戏来了,李雄知道,现在的李隆基对安禄山还是十分的宠信。
而安禄山在大朝会上的表现可以说是,将所有人都骗了过去,而且时机把握的极好,理由也很是充分。
按历史上来看,现在的李隆基可以说对安禄山还是十分信任的。
如果不是有自己的出现,这一份信任会一直持续到安禄山起兵造反。
要知道,作为太子的李亨和身为宰相的杨国忠不止一次的到李隆基耳边说,安禄山会造反。
可是仍然不影响李隆基宠信安禄山,对方这一次回到平卢以后,就算是李隆基下诏,安禄山也再也没有来过长安。
从种种迹象就能看出,这时候的安禄山,在李隆基的心中的地位,还是十分稳固的。
想通其中的种种关节后,李雄并没有直接回答李隆基的问题。
“听说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乃是安禄山的堂弟,两地相连同属北方重地。
并且都是大权在握的一地节度使,而二人私下之间走动的十分频繁。”
说到这里后,李雄便没有再接着往下说,如果再说下去,说不定自己还会给李隆基留下一个没有容人之量的印象。
李隆基听到李雄的话后,经过一番思考后也是面露严肃的表情。
之前自己并没有注意到这方面的情况,现在经李雄这么一说,自己一番思考后也发现了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隆基看了李雄一眼以后,问出了一个似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
“你对于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怎么看?”
“在小婿看来,二人都是我大唐军中的顶梁柱。”
“郭子仪虽然已经接近六十岁的高龄,可是身体十分硬朗,而且为人处事十分的到位,在朔方军中的地位不亚于任何人。”
“至于李光弼乃是典型的年少得志,而且也是将门之后,小婿虽然没有与对方接触过,但我自认远远不如对方。
并且李光弼治军严谨,带兵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也是一名难得的猛将。
虽然我二人年龄相仿,只不过小婿承蒙父皇的看重,得以掌管一地。
而对方却只能屈居人下,并且存在多地任职副节度使,在运气方面差了一点而已,但其才能不容小觑。”
听到李雄的分析后,李隆基微微颔首,目光深沉并未表露出自己到底是何想法的意思。
可是李雄知道,既然李隆基问起郭子仪和李光弼的情况,必然是有了自己的想法。
而自己通过安思顺的事情,其实也已经表达出了对安禄山的担忧,作为一名掌管大唐多年的皇帝,怎么可能听不出李雄话中的意思?
“行了,不聊这些烦心事了,今日难得你与万春公主回宫,到时便留下来一起用膳,毕竟接下来的事情多操心操心。”
“小婿明白。”
喜欢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请大家收藏:()穿越大唐,我灭国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