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思思和姑姑哭了起来。
张喆感觉自己的心被揪着,痛得说不出话来,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感到这样的难受。
按照太奶奶的遗愿,把骨灰分成了两份,一份安葬在津省的公墓,这是她一辈子生活的地方。一份由张喆带回老家,安葬在张有善的墓地旁。
在公墓,安娜的墓碑前,放满了鲜花。
张喆、思思、姑姑站在那里,心情十分沉重。
不远处,有一个老人,住着拐杖,带着黑色的帽子,帽子把整个脸遮住,盯着安娜的墓碑。
几个人离去后,这个老人走在了安娜的墓碑前,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翡翠镯子,一看就年代久远,质地上乘。他轻轻的放在了安娜的墓碑前,用手抚摸着安娜的照片,然后亲吻了上去,脸上满是泪水。
这一幕谁也没有看见,老人对着安娜的墓碑诉说着什么,直到夜色降临的时候,才拄着拐杖,慢慢离去。
张喆和思思还有姑姑,抱着安娜的另一份骨灰,踏上了去万泉县的路程。
张喆把太奶奶的遗愿告诉了家里,张平安他们早就张罗好了,上景村的家里早就布置好了灵堂,按照村里的习俗,棺材已经摆在了屋子里,棺材前面是安娜的照片,照片前面是香炉和蜡烛,蜡烛在微风中摇曳起舞,香炉的烟袅袅飘去。
门口摆满了花圈,村里几个老人站在那里,指挥着年轻人布置灵堂。
张喆一回到家,主事的就把安娜的骨灰放在了棺材里,准备第二天合棺。
村里人都来看热闹了,村里的老人又想起了张家的故事,没有想到张有善的这个英国女人要安葬在上景村。老老少少都来看热闹。
张平安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妹妹,兄妹俩抱在一起。不需多言,有时候亲人就是这样。
大家都跪在棺材旁,随着开始合棺,木头钉子钉进棺材板,把棺材订得牢牢的,生死不再相见,大家就哭了起来。
这几年移风易俗,葬礼简化了很多。
合棺三天之后就是出殡,这两天张平安请了市里的戏班子在张家院子里唱了两天。
按照习俗,安娜的棺材上挂满了红绸布,百岁老人就是喜丧了。大家来到棺材前,一个人扯上一个布条,将这份福气带回去,希望自己的老人也能够长寿。
第三天的中午,在村委会开了个简单的追悼会,就去了张有善的墓地,早已在旁边挖了一个长方形墓坑。
经过村里老人主持的仪式后,安娜的棺木藏进了墓坑,村里的年轻人开始填埋墓坑。
一时间尘土飞扬,很快墓地就成了一个冢,按照村里的习俗,烧完纸后,大家就开始回村了。
人们走后,张有善的墓地旁,又添了一座新坟,老百姓习以为常,这是哪家的老人去世了。
回到家里,帮忙的村里人开始收拾家里,张平安为妹妹和自己的侄女在县里酒店订了房间,完成了安娜的遗愿,她们也该回津省了。
当天下午,家里收拾停当,张平安一帮人就回到了县里。
第二天全家人租了两辆车,送姑姑母女到运市机场,在候机楼前,思思抱了抱张喆,姑姑抱了抱张平安,就拉着行李进去了。
张喆回到了家里,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就去了学校。
还有八天就要高考了,张喆把自己扎进了题海里,熟悉着高考的环境和时间。第五天的时候,学校就放假了。
这是这些高考的学生最后的假期,三天后,决定命运的高考就来了。
张喆在这三天里,每天在考试的时间里开始做题,他不想因为这三天的时间打乱自己的节奏。
最后一天,张喆去看了考场,是一所小学。
张喆看了看,觉得没有必要,就自己在县城里转了转,放松一下心情。对于高考,他还是挺期待的,特别是张田昕给他讲了大学的生活,他心里就一直向往。
高考开始了,张喆走进考场,坐在了自己的座位上,拿出了文具和身份证。
第一门是语文,张喆轻车熟路,看着这些熟悉的题目,他直接翻到了作文,研究了一下题目,在大脑中罗列了一下大纲,就开始写开了。三十分钟解决战斗,翻到了前面,就简单了许多。对于注重记忆的张喆来说,语文就是强化记忆,然后不断重复熟悉。
第二门是数学,张喆把开始当成了平时做题,一道接着一道,草稿纸都没有用多少。一个小时做完后,他又返回来开始验算,二十分钟后,他放下了笔。开始清空大脑,打乱自己的惯性思维,又检查了一遍。直接交了卷,不顾教室里的眼神,大步走了出去。数学是最公平的科学,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在那里就是耽误时间。
第三门是理综,张喆开始了自己最擅长的专业,理综的难度比他平时做的题要简答,有着数学做基础,基本不需要计算,他比别人要快上许多。做完后之后,他等到交卷时间又提前交卷。这对于一个高考生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但是张喆非常有信心,监考老师以为这是一个学渣,但是看到张喆的答案后,嘴巴都合不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