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邪门儿和鬼门棺之间的联系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原来是虎符(第3页)

第二百六十三章 原来是虎符(第3页)

“是,是那种虎符?”

我看着这手中的虎形铜印,神情极为惊愕。

只觉得手中的这东西,异常的沉重。

这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

就等于我们现代调动军队的凭证。

这虎符的起源很早,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而因为那铜符的样式如同一只伏虎,所以就被人称为虎符。

这虎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

而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要不然仅仅只有一半的话,并不能起到调兵遣将的作用。

这虎符,为中国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

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

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而现在在我国的历史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汉错银铜虎符)一枚,长七点九厘米,宽二点五厘米。

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样式极为的精美。

而且,这虎符上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曰“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

以此表明了这虎符的朝代。

西安市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也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

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四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却极为精巧。

虎符的形制和使用符是古代军事调遣、命令传达的重要凭证。

最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了。

而最初的符以竹子制作而成,但是因为这保存不便,很容易损坏。

所以,到了后来就开始用金属制造,而且那形状也由一开始的竹节,逐渐多变为虎形,称为“虎节”,也称“虎符”。

这时候,虎符的存在才已经定型了。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战国和秦汉两代。

从出土文物看,东周时期有鎏金虎符,战国以后虎符一般由青铜制成。

作为国君调兵的凭证,虎符的背部刻有铭文,分为两半,两半的形状、铭文都是相同的。

其中,这右半存于君王或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合在一起就成为调兵的信物。

两半虎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对应,就好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样,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才能合在一起,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这就是“符合”二字的来历。

所以虎符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

“没错,你手中的这东西,就是可以调兵遣将的,虎符。”

侯先生开口说道。

“我,我这手上的,居然就是虎符?”

我有些懵懵的。

“没错,春秋时期的铜鎏金虎符。我是绝对不会认错的。”

侯先生看着我手中的虎符,语气肯定的说道。

这也难怪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